“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论史诗,其中提到的两个历史人物,一是周公,二是王莽。他们两人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曾经扶持过小皇帝,宰执天下。但不同的是,周公在小皇帝成年后,将大权又还给了他。而王莽却在最后篡权夺位,建立了新朝,让四百年的大汉江山,一度中断。
幸好后来汉室宗亲里又出了一个人才刘秀,并最终在他的带领下,重新接续了汉室江山,只不过因为中间有王莽这个篡逆的新朝存在,所以历史学家们一般将汉光武帝刘秀以后的汉朝,称之为东汉,而刘秀之前的汉朝,被称之为西汉。
那么东汉和西汉,到底是两个朝代,还是一个朝代呢?它们在政治结构上,又有何特点呢?一、 从家天下的概念来看,西汉和东汉同出一宗,宗庙供奉的老祖宗都是刘邦,可以看成是一个朝代
中国封建社会有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家天下”,即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天下一切的主人,或者是天下就是皇帝的家庭。在家天下的理念之下,要判断两个朝代是不是一个,其实很简单,就看他们认的祖宗是不是一个。
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朝代还有很多,什么后汉,成汉,蜀汉等等之类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汉王朝里头,只有蜀汉,也就是刘备关羽张飞这一伙子人,他们自认为传承的是刘邦建立的江山,供奉的祖先也是刘邦。
而像后汉、成汉之类的小王朝,虽然也打着一个“汉朝”的名义,实际上尊奉的是自家的祖宗,跟刘邦没有关系。那么从家天下的概念来看,既然不是刘备一家的,自然不能算是与刘备家建立的汉朝为同一朝代。
再看西汉和东汉,虽然王莽篡汉以后,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是光武帝刘秀重整河山,建立了东汉王朝,从平定天下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也跟重新打江山没什么区别。
但刘秀出身汉室宗亲,从血脉上来讲妥妥的是刘邦的后代,当然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实际上刘秀与刘邦的血脉关系也很淡薄了,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那是因为五代之后,就出了五服了,以后其实都不能算作一家人,只能算作一族人的范畴了。
换句话说,刘秀如果以自己为太祖,不认刘邦,那么就可以算作是两个朝代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刘秀不能也没有这么做,还是奉刘邦为太祖。既然宗庙里供奉的祖先还是一样的,那么从家天下的角度看,自然还是一个朝代。二、 在社会制度上,东汉基本上延续了西汉的社会制度,虽然也有一些小的变革,但主体还是在刘邦定下的规矩之中运行的
从当时的社会制度上来看,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朝廷的官员结构,二是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
从朝廷的官员结构上来看,东汉依然延续三公就寝制度,虽然光武帝为了加强皇室集权,将三公虚置了,但基本的模式并没有改变,还是太尉这条线管军队,御史大夫管检察,丞相管政务,只不过将原本大权独揽的这三个高级官员,用他们的附属官员们代替了。
而在地方上,依然奉行的是郡国制度,郡县与封国并行,郡县长官直接对中央负责的制度。而从选官制度上来看,汉朝建立以后,逐渐确立了察举制为核心的选官制度,东汉也是一样,人才的选拔依然以察举制为主。因此说从这两个最主要的社会制度上来看,东汉和西汉一脉相承,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延续和完善了原本的制度而已。三、 表现形式上虽然趋于相似,但实际上东汉和西汉政府的内部体系,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的,尤其是在主要矛盾上,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
表面上看上去,东汉和西汉没什么区别,但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遑论两个偌大的王朝。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西汉末年之所以会出现王莽篡权,农民起义,肯定是因为社会运行出现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否则百姓们不至于造反起义。既然已经造反起义并且建立了新的朝廷,不管这个朝廷叫什么,肯定是解决了一部分社会矛盾,否则那些造反的老百姓们也不会认可。
那么东汉和西汉朝廷相比,到底有什么质的变化呢?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朝廷主要矛盾的变化。西汉走向强大以后,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强大的外部压力,以及皇室之间的内斗的问题。
整个西汉王朝的历史,要不就是皇帝在镇压藩王造反,要不就是在对匈奴大打出手,这两个主要矛盾,几乎覆盖了整个西汉历史。
但到了东汉时代,匈奴经过汉武帝不惜代价的打击,还在恢复的过程之中,没有威胁中原王朝的实力,而藩王们经过推恩令,也兴不起大浪了。朝廷的主要矛盾,变成了皇室和世家之间的矛盾。
西汉之所以走向灭亡,实际上也是因为世家壮大,大肆兼并土地,动摇了皇室的统治根基才导致的,王莽就是世家势力的代表。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暂时压服了世家门阀势力,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后来的东汉历代皇帝,为了打压世家豪阀,不得不借助于宦官和外戚,并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