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悲伤的词作,结尾七字尽是愁意,如今却成现代人口头语

2020-08-24 21:31:23 作者: 李清照最悲伤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句词就是评价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为古时文坛中少有的女性存在,她文采之精妙令很多人惊叹,其中很多诗词也被收入中小学教科书中,成为传播度极高的存在。“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在词坛中被李清照诠释得非常到位。

论起我国的女性词人,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李清照。李清照在我国文坛中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有一些豪放派的词作。

其一生之中的经历之坎坷也为世人感慨,也正是因为她“早岁不知世事艰”,才在中年经历变故之后词风大变,从写文艺诗词转而到感慨世事。世人对于李清照的评价如此之高,也是因为她的眼光不局限于深宅内院之中。

▲李清照画像

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十分开明,母亲也是名门之后,相当有文学修养。

在这样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本人也十分聪慧,自幼便有诗名,曾经还受到过苏轼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需要指出的是,李清照少年时代是与父亲共同生活于汴京,因此写的诗作也多是描述大家小姐的生活

,如著名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最出名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汴京御街近照(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夫家是京中的高门大户,赵明诚本人与李清照也同是品位高雅之人。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记载,两人都是不喜欢奢华的人,因此很喜欢在当铺中典当几件衣服,

然后在相国寺市场中买回他们喜爱的碑文和果实,而后两人“相对展玩咀嚼”。

▲赵明诚与李清照塑像

两年后赵明诚正式进入仕途,在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后夫妻二人仍旧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只是在文学方面仍旧十分有探索的兴趣。

他们通过亲友将各大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借来,要是还在各处能收集到名人书画和奇特器皿,就更会爱不释手。然而好景不长,朝廷内部的党争将李家卷入其中,李格非被罢免官职,只得回到原籍。

▲李清照画像

一段时间后李清照也受到了牵连,朝廷下诏“宗室不得与元佑奸党为婚姻”,一对神仙眷侣面临着被拆散的风险,汴京更是早已没有李清照的立足之地。

1107年,赵家同样被卷入党争之中,难以留居京师,李清照随赵氏返回到在青州的私邸,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在这里两人度过了十年时光,虽然称不上富贵,但也是衣食有余,还会一起勘校书本,欣赏青州各地的丰碑巨碣。

▲李清照故居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朝廷随之崩溃。44岁的李清照被迫整理书册南渡,因为她只能押运出15车书籍,其余诸册都会被焚毁。

凭借自己的机智,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之中将这批稀世之宝成功押到江宁府中与赵明诚相遇。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弃城而逃,与李清照继续南渡,在度过乌江的时候李清照写出了自己诗作中最豪放的一首《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流传至今。

▲李清照画像

在这段经历中,赵明诚不幸于8月18日卒于建康。安葬了丈夫后李清照大病一场,随后携轻便书帖典籍南逃,途中经历多地,

她所携带的文物和器具也因此大多散失,这令李清照悲痛不已。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几乎走投无路之际再嫁张汝舟,然而张汝舟只是觊觎她的财产而不是真心待她,两人爆发口角之时甚至拳脚相加,李清照被迫提出离婚。

▲李清照故居

南渡之后李清照的意志没有消沉,但她诗词创作风格由此大变,开始不再局限于院落之内,而把目光放到国家大事上。

在这段时间中,李清照感慨国破家亡、丈夫离世,自己几经漂泊如浮萍孤苦无依,于是写出了自己所有词作中最为悲伤的一首词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词,刻画出了相当凄惨的境遇,

而末尾的“怎一个愁字了得”七字更是在说愁之中蕴含了无尽的愁绪,令人连连叫绝。

如今,这最后的七个字也成为现代年轻人的口头语,常常挂于口头。用来表达心中的愁绪和调侃。虽然很少有人真正能感受到李清照后半生颠簸的愁苦,但这句话确实很适合年轻人表达愁绪。借用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口头禅和改编有些也很琅琅上口,也成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