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学生,一生均在为科教兴国而努力

2020-08-24 21:37:04 作者: 他是中国历史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离不开教育和人才。

历代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十分重视,先后实行了一系列选拔制度,其中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要人熟知,一个符合时代教育制度是国家、民族兴起关键。

清末时期,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为改变命运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出国门赴美留学。不经意决定,改变少年及国家的命运,这个少年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赴美留学生容闳。

寒门学子求学之路

容闳182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一户贫农家庭。此时的清王朝,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不顾世界局势变化,一味闭关锁国。广州是清王朝对外开放唯一口岸,澳门早已被葡萄牙占领,西方传教士在此地活动。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免费兴建道路、学校、医院等设施,吸引中国百姓信教。

容闳从小跟随父亲到澳门谋生,家境贫寒,无钱供他上学,父亲在得知英国传教士开办学堂,包吃住又免费,就将容闳送到教会学堂念书。容闳父亲深知教育能改变命运,他的选择改变不仅是幼子命运也改变国家命运。

后来,容闳就读学校迁移到香港,改名马礼逊教会学堂,校长布朗先生是位美国传教士,毕业于耶鲁大学。为人谦和、礼貌、有礼,对学生付出百分百努力,教学上简洁明了,学习轻松自在。容闳在这里读了六年书,接受传统西式教育,打下良好语言基础。

后来,布朗夫妇因身体抱恙,打算返回美国,回国前他们打算带几个中国孩子到美国接受教育。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然后黄胜、黄宽也站了起来。那个时代,这绝对是个惊天决定,大部分华人除了下南洋外,还没人到过西方,这是一段未知旅程。容闳父母也算开明,忍痛将幼子送到大洋彼岸陌生国度。

容闳、黄胜、黄宽三人跟随布朗夫妻乘坐“亨特利思”号帆船到达美国。几个少年未想到他们正在开创历史,容闳到美国后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个陌生国度中开创战纪辉煌。后来,容闳进入耶鲁大学,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成为那届耶鲁大学中唯一华人。

耶鲁毕业后,容闳加入美国国籍。光辉学历本该让他人生更加辉煌,内心始终不忘故国,希望有更多国人能接受西方教育。容闳深知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也能改变国家命运。

为改变国家命运,甘愿当先行者

容闳为让更多同胞学习西方教育,抛弃优越生活,返回祖国。他本看好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实地考察,深知太平天国无再造新中国之能,故而选择放弃。

容闳本认为“西学中用”方可救国,通过各种渠道,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首洋务派取得联系,并获得赏识。后来,容闳投奔曾国藩门下,参与江南制造总局修建及组织首批赴美留学生等事宜。

容闳、陈兰彬担任“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副委员负责留美学生一切事宜。由于幼童西化程度过快、剪辫子、加入基督教等情况,容闳和陈兰彬、吴嘉善发生争吵。消息传回国内,让保守派找到机会攻击留美幼童事业,清政府综合考虑后,停止留美幼童计划。全体幼童返回中国,这中间除了詹天佑等少数人完成学业,其余人并未完成。

幼童返回国内后,清政府将不愿他们就此荒废,将94名返回国内幼童进行安排,进入电报局、船政局、机械局、水师等相关近代化部门,可这样安排不尽人意,未发挥幼童所长,伤透了幼童的心。尽管不如意,可这些幼童不少人还是为中国发展做出贡献。

留美幼童夭折,容闳继续为国寻找出路

留美幼童计划是容闳半世心血所在,这让容闳对清政府失望透顶,很长一段时间侨居美国。甲午战争爆发,让容闳这位旅居海外华人又一次活跃起来,他为祖国现状感到焦虑,多番回国,提出良策只为改变国家命运。清政府并未吸纳他的建议,这让他对顽固派极为痛恨,将一切希望放在维新派身上。戊戌变法期间,容闳全力投入维新事业,变法还是失败,容闳离开北京前往上海租界。

一系列失败,让容闳深知清政府统治下中国已无强盛希望,他全力孙中山反清建立新共和革命事业,容闳孙中山因共同事业和理想,同信频繁,是一对革命战友。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候,有给容闳写过信,希望他能在新政府中任职,可由于身体状况恶化,容闳在1912年4月21日上午,在美国康州哈特福德城沙京街寓所,终年84岁。

综合所述:

容闳并不是个完人,他深知科教方可兴国。一生都在为此努力,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并不符合国情,只有找到适合道路,才能走向强盛之路。但是,他的不屈不挠精神值得我们尊重,他是位爱国者,想通过教育改变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