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尚诞生在汉字之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沉淀,有许多经典优秀的作品流传后世,不过能够被后世所熟知的诗人,相较整个古今诗坛的基数来说,少之又少。毕竟写一首千古名篇,或者被人铭记的名句,灵感突发,也并非不可能。
不过这样就会造成“诗红人不红”的现象,比如“一将功成万骨枯”、“有缘千里来相会”、“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句子家喻户晓,但其作者鲜有人闻。只有写出许多名篇的诗人,才能在作品被反复传唱中,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比如李白杜甫等。
今天要说的也是这样一位不知名诗人——王湾。
王湾生在初唐,长在盛唐,玄宗先天年间考中进士,后因为参与集部的编书工作,功成授洛阳尉。他流传下来的诗有十首,其中《次北固山下》最为有名:
北固山形势险峻,是江南名胜之地,与之有关的许多三国时期传奇故事,令其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来到此处游玩的诗人,都免不了吟诵一番。
王湾曾多次来到江南吴中地区,受到这些秀丽的风景影响,写过许多山水诗,他也因此被誉为王孟诗派的先驱,这首吟北固山的五律,也十分清丽,隐约流露了一种乡愁,但没有其他咏北固山的诗作那般带有沧桑的历史厚重感。
诗的首联便对仗,“客路”可以理解为漂泊羁旅之路,诗人将要踏上的那条路,蜿蜒在青翠的北固山外。虽然是冬尽初春,但江南的山水,依旧青绿动人,所以诗人乘舟行于江水之上,只觉风景优美,“客路”的愁思在此中淡去。
初春冰雪融化,正是春水涌涨之际,诗人立在舟上,只见江水已经与两岸齐平,一眼望去十分开阔,此句读来只觉气势恢宏。水大却不急,风正不迅猛,风平浪静之下,船帆悬在杆上,并没有被吹得鼓涨摇摆,而是缓缓随着江流而下,宛若画卷一般。
通过一艘小小的帆船,诗人就透露了很多的信息,仿佛鸟瞰视角,展现了船行江水之上的远景,正是王夫之说的“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残冬的残夜,一轮海日从遥远的海面升起,它用温暖的光芒,扫除了冬季残留的严寒,驱散了残夜的黑暗,东风吹过,又绿江南两岸,携春天闯入旧年,那么此时新的一年也将来到。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见到的景物,赋予了主观的意志和情思。
“海日”、“江春”,一个象征着一天的开始,一个是四季伊始,它们都是新的希望,是世人心中的美好。这一联,诗人似乎在叙述一个很常见的景象,但背后却蕴藏了深刻的哲理,极富向上的精神力量。
看似未说理而理在其中,这是最高明的写诗手法,读来如“仙人抚顶”,似饮醍醐,化有形为无形,化有意为无意。
所以后世对这一联无比看重,著名的文学家、宰相张说,将此联写下来挂在政事堂上,作为诗文的楷模(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晚唐名家郑谷写诗称赞此联能够流传万古。
诗人振奋身心,继续沿着客路行驶,抬头间,只见大雁北归,于是,他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了大雁身上,希望它们飞过洛阳的时候,能够传达心中的相思,也替自己报一声平安。
王湾的诗中,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亦有淡淡的乡思,这并不矛盾,而且他在诗中将相思处理得十分洒脱,没有愁苦,以至整首都和谐顺畅。
虽然王湾只有这一首名作流传,但足以让他名留千古,同时这首《次北固山下》,在唐朝诗坛意义重大,开盛唐壮阔高朗的气象,所以胡应麟称此诗是区别初唐与盛唐诗界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