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慢慢进入高潮...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
在破灶里用湿围炉烧着。
一句话,四个冷冰冰的字:
“空、寒、破、湿”
真破啊 ,把一个得罪朝廷,流放诗人的心境完全点出。
你看连“破”的这个边都是破的,没包住。
▼
“破”
哪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流放岁月,没想到是寒食节,却看到清明过后,乌鸦衔着坟间烧剩的纸灰飞过。
“破灶”“衔纸”看这四个字,一个比一个触目惊心!
这是寒食“诗”最动人的句子,也是寒食“帖”书法惊人的高潮
对比“破灶”与“衔纸”,笔锋变化极大!
“破灶”用到毛笔笔根,字型压扁变形,拙朴厚重,
如交响乐低音大提琴,沉重、喑哑,有种破败荒凉;
而“衔纸”全用笔锋,尖锐犀利,如锥画沙,
如刀刃切割!
▼
有苏书中不常见的悲愤凄厉,透漏了流放诗人豁达下隐忍的委屈。
“纸”
咱们看“纸”的最后一笔拉长,
尖锐的笔锋就像是一把刀!
如长剑划破虚空,
尖锐的笔锋直指下面一个小小的、萎缩的“君”字。
这一段错综了荒凉、悲愤,混合了自负、凄苦,交织着委屈、伤痛。
使行书点捺顿挫借助视觉流转,
成为生命底层的呐喊,动人心魄!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想到不能接近君王,尽忠无门;
祖坟远在四川,尽孝也不可能。
一个是君主,一个是父母,“墓”字很大,
但是这个“君”字好像躲在墙角一样萎靡不振。
▼
“君” “墓”
苏轼一路被贬,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怨言,
最后一句话,简直就像末路的绝唱,
每次看到这个“灰”字的时候,
就好像看到马上就要被端进火葬场的尸体。
▼
“灰”
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穷途末路的苏轼。
此时苏轼的字,已不再计较于法度结构,
而是更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世人的书法皆追求俊挺华美,
然而苏轼经历牢狱之灾,生死大难,
已看尽自己的狼狈、邋遢与恐惧,
就像当年他与黄庭坚彼此嘲弄,
他笑称自己的书法叫做“石压蛤蟆体”
既然众人喜欢争夺“美”,那就把”丑”留给他又何妨?
《寒食帖》
不懂苏轼的字的人会觉得这种字很容易写,可是黄庭坚就说这种字简直美得不得了,因为它是率性而为,自然而不做作,所以它是最难的。如果再让苏轼写一次,未必能再写的这么好。因为它难的不是技巧,而是难在心境上不再卖弄。
《寒食帖》看久了,逐渐了解不自夸、不卖弄、不矫情,对于一个创作者的艰难,了解苏轼如何在自我调侃、自我嘲笑里完成一种毁誉之外的豁达。
来源 | 辉29ityrsl09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