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后期此地曾发生过三次叛乱,可为何迅速就失败了,理由很简单

2020-08-26 13:21:15 作者: 曹魏后期此地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这三次分别是公元251年的王凌之叛,公元255年的毋丘俭、文钦之叛,以及公元257年-258年间的诸葛诞之叛。

这三次叛乱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很迅速,这究竟是为何?理由很简单。

一、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号召力

三次叛乱,怎么说都是地方反抗中央的行为,所以说一个好的理由和借口是很重要的。

比如汉朝就曾发生过“七国之乱”,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中央政权,但口号却是“清君侧”。这口号威力有多大呢?叛乱刚起,朝廷就迫于压力将提出削藩的大臣晁错腰斩了。后来的朱棣起兵反抗侄子建文帝,提出的口号依旧是“清君侧”,同时还将自己的军事行动定性为“靖难之役”。

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早已将诸多能领兵打仗的将领都杀了,而朱棣自己本身就实力不俗,又肩负抵御蒙古大军的重任,朝廷中根本没人是他对手,可他为何还要给自己找借口呢?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

我们再来看“淮南三叛”中他们的表现。

其他两次就不说了,毋丘俭倒是找了个对象司马师,可他却假传太后懿旨,要知道当时太后就在司马师手上控制着呢,这种借口能够维持多久?再者说了,既然是讨伐司马师,就应该联络更多高级的大臣将领,可他只有一个文钦。对于普通士兵就更是如此了,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反倒像是被胁迫着去干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情一样。

二、军事上准备不够充分

第一次叛变,王凌是和自己外甥令狐愚一起的,这令狐愚是当时的兖州刺史,可没多久令狐愚就死了。这样的话,王凌手中的一部分兵马就没了,后来王凌打算趁着东吴有军事行动的机会向朝廷要兵,但他不知道令狐愚手下的部将已经投靠了司马懿,所以计划落空。

后来他又想借助接任令狐愚的那个新兖州刺史,结果正是此人揭发举报了王凌。这样的局势下,王凌之叛能成功也真是见鬼了。

第二次叛变,毋丘俭倒是动员了五六万的大军,可这些军队都是被胁迫来的,他们的家属都还在北方,毋丘俭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很好的战前思想动员,更别提什么军事计划了。所以一到项城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完全一副打到哪儿算哪儿的态度。

第三次叛变,诸葛诞虽说动员了数量巨大的军队,有十五六万人之多,可这些人除了屯田兵外,就是一些刚招募来的农民新兵,完全就形成不了战斗力,而且在军事上同样没有目标,只要求困守寿春城就好。这样的叛变,失败也是必然的。

三、叛变动机不纯,都是个人野心膨胀

表面上一个个都喊着是为了捍卫曹魏皇室,实则不然,除去自保的成分外,更多的还是个人的野心膨胀。

第一次叛乱的王凌,认为应该立有能力的曹彪为帝,可曹彪却呆在封地动都不动,直到事后被司马懿处死。还有他最为倚重的力量令狐愚死后,他应该收敛隐忍,可第二年天上出现了所谓的“祥瑞”天文现象,更加坚信了他起兵造反的信心,认为这位将要“突然显贵的人物”就是自己。

第二次叛乱的毋丘俭虽说是曹魏的忠臣,可他依靠的将军是文钦。

文钦这个人骁勇善战,立有很多战功不假,但他冒功求赏,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心生怨恨。皇帝用这种人可能是迫于形势,但你一地方官拉拢这样的人,怕是别有用心吧?而且毋丘俭起兵是在曹芳被废的第二年,原因并不是曹芳被废,而是因为天上有彗星出现,毋丘俭和文钦都认为这是自己的祥瑞。

尤其是文钦,兵败后就投降了吴国,难道说这也是为了曹氏皇族?

第三次叛乱的诸葛诞更是操蛋了。当初毋丘俭反叛就曾找过他一起,可他却率先举报了人家,再加上后来平叛毋丘俭有功,还升了官,当了大将军。军权在握的诸葛诞开始用公物收买人心,蓄养死士。

有这样行为的诸葛诞,反叛不过是迟早的事儿。更何况在起事前他就和吴国商量好了,将自己两个儿子送去了吴国,这也能算是为了曹魏吗?

所以说,这三次叛乱说到底就是狗咬狗,一嘴毛。既然如此,那么实力相对弱小的狗迅速败下阵来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