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代皇权的“阿谀奉承”,“特谥”大臣及其政治内涵分析

2020-08-26 18:33:28 作者: 来自清代皇权

乾隆时期的参赞大臣鄂容安在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中捐躯,因其出身翰林,阁臣遂进“文刚”“文烈”二谥,乾隆把文字去掉了,用刚烈赐之,并说出“盖夙知其忠义果毅,不欲复以常例拘之”。

1、知识分子对文字谥号的渴望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中央集权也达到了顶峰,为了巩固政权,清代特谥也被应用到极致,然而很多时候,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长期被儒家思想熏陶,对报效国家,为国捐躯被视为一个光宗耀祖的事情,每一个古代知识分子对文字谥号更是一种奢望,对于一些生前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清代皇帝才会破格对大臣们赐以文字,

用此来激发后人来模仿前人,继续为国家衷心,对皇帝衷心,这也得益于谥号的规章制度,和一些流程,才使得谥号成为了一种严肃和光荣的事情,才会有更多的知识分子想得到文字谥号,特谥出现在清代不同的时期,有些时候国家政局稳定,就不会出现特谥,然而有些时候战事紧张,如果遵循谥法,无疑会打消大臣们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他们忠君报国和恪尽职守的积极性,

一代名将张之洞

特谥的出现正好打破了这个规矩,谥号虽为殊荣,但是很多人想要拥有的,特谥的出现让人们知道,这个殊荣自己还是会得到的,而且‘逾格茂典’的特谥,在很多时候更能增强激励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2、统治者深知特谥笼络人心的作用

在清代也可以看出,一些大将和官员得到了特谥,也说明统治者用特谥这一手段笼络人心的成效可见一斑,而且古代清朝谥号有五个字必须由皇帝赐予,属于特赐,有“文”“正”“忠”“成”“襄”。如果一位大臣在去世后,谥号中带有“文”加后面四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证明他生前对大清功不可没,甚得皇帝的器重,而且历朝历代获得特谥的人有多有少,基本上是沿着清代政局稳定与否有关。

3、谥法的门槛高低取决于政局的稳定与否

从康熙帝开始,给谥的门槛逐渐升高,清朝也由三番之乱走向鼎盛时期,同时对谥号的把控也比较严格,这也不难看出当时的政局稳定,虽然雍正时期,把谥号的级别从二品升为一品以上,雍正也是个非常勤政的皇帝,但也是个善于用人的皇帝,虽然当时战事频发,但是雍正时期都处理的很妥当,都大胜而归,

晚清社会动荡和百姓的生活

到了嘉庆帝那就不一样了,嘉庆十八年,滑县知县强克捷被天理教众杀害,其长媳徐氏亦在乱中殉难。嘉庆帝特旨分谥“刚烈”“节烈”,到了道光年间更是为地方小县令给谥号,而且越到清朝后期,时局动荡,政局不稳,多地农民起义,而且内忧外患,特谥的次数频繁不少。

对于清代的特谥变化,可以看出特谥可以为当时的政局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动荡的时局可以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而且它也是清代中央集权的产物,将特谥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是对皇权和封建正统的一种肯定,起到授赐予天,在清代前中后期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 时局动荡也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清朝文献通考》

2.《清史稿》

3.《清代民族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