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高陵发现过程,墓中出土曹操遗物,那么遗骨是他本尊吗?

2020-08-27 22:36:09 作者: 揭秘曹操高陵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高陵极有可能为曹操真墓,但是要真正下定结论,还需要更加确凿的证据。于是,考古学家们又对高陵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并且从墓葬中发现了更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

这些证据是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铭文的随葬物品。曹操生前先受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这些石牌、石枕所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是确定墓主人身份最重要、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按照上述所说,专家们在安阳县发现的高陵即为传说中失踪的曹操墓。可是为何,人们对该陵墓的真假还会存在疑问呢?

关于这一点,专家解释说,墓志的起源与发展存在一个漫长的过程。究竟什么可以叫作“墓志”,怎么区别墓志的前身或祖型,学者之间存在不同理解。埋入墓中的石刻,自称为“墓志”或“墓志铭”的始见于南北朝初期墓。

目前已知最早的有两例:一是早年在山东益都出土的刘宋大明八年刘怀民的墓志铭,方形志石上首题“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二是辽宁辽阳出土的北魏承平至和平年间的刘贤墓志,碑形螭额上题“刘戍主之墓”。

此后,“墓志”一名才开始迅速普及,志石的形式也由过去的碑形竖立变成了方形平置。孝文帝迁都洛后的北朝,开始出现带盖的墓志。隋唐以后,志盖相合,遂成定制。志文内容也逐渐规范化。

可是到了魏晋时期,严禁在墓前立碑,因而出现将小型墓碑埋入墓中的情况。而真正在墓中设置并形成定制是在北魏以后。

曹操高陵年代属东汉末年,正好处在废除墓碑、墓志还没出现的过渡期。再加上曹操掌权后禁碑,主张薄葬,因此曹操高陵没有墓志也是正常的,这也并不能够成为否定高陵是曹操陵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