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持天子,权倾朝野的董卓为什么会失败?主因并非没脑子

2020-08-28 14:21:23 作者: 挟持天子,权

在三国历史上,如果论哪个人物的差评最多,恐怕董卓要高居榜首。世人给董卓的评价基本都是一些负面词汇,比如残暴、贪婪、蛮横、有豺狐之心、呈匹夫之勇等等。那么董卓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董卓能从一个盘踞西北的地方军阀摇身一变成为东汉末年朝廷的实际控制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如果仅仅是把董卓理解成是一个没脑子的武夫,那显然不客观。

董卓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其父董君雅曾任豫州颍川郡纶氏县的县尉,官职仅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董卓自幼喜欢舞枪弄棒,臂力过人,并好结交豪强。他父亲离职返回家乡陇西后,董卓就经常跟附近的羌人混在一起。

成年后,董卓在陇西郡担任负责治安的小官。当时陇西郡经常受边境游牧部落的袭扰,但只要董卓带着人马赶到,游牧骑兵往往大败而归。由于战功显赫,朝廷经常给董卓赏赐财物,但他往往将这些财物全部分给自己的下属官吏和士兵。就这样,董卓靠着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军功不断得到擢升,官至并州牧,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省长兼大军区司令员。

汉灵帝驾崩后,何太后与大将军何进不顾灵帝遗命,强行拥立皇长子刘辩(何太后之子)为帝。此举引发了一系列朝局动荡,并造成了何进集团与宦官集团对立的局面。在袁绍等人的建议下,何进召董卓带兵进京,意在全面掌控京城形势。

何进的这个命令对董卓来说,显然是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他立即带兵火速向京师洛阳进发,一刻功夫都不耽误。何进见董卓如此积极,不禁心生疑虑,于是命他停止前进。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此时的董卓哪肯就此罢休。最后在何进的多次命令下,董卓才暂时驻军在洛阳城西的夕阳亭。

不久,何进在宫中被宦官十常侍所杀,洛阳城内陷入一片混乱。董卓立即率兵行动起来,并成功“迎接”到了汉少帝刘辩。当时董卓身边的兵马其实只有三千人,为了壮大声势,董卓密令手下部队在晚上便装出城,第二天再换上军装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城内,一连数日都是如此,结果大家都以为董卓带了大部队过来,谁也不敢对董卓的主张提出异议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董卓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有心机的。

很快,董卓就发现京城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朝廷重臣们其实都是一群怂包,只要对他们稍加威胁,一个个就吓得不敢吭声了。为了进一步给自己立威,董卓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的决定:更换皇帝!

公元189年9月28日,汉少帝刘辩被董卓废为弘农王。他的同父异母兄弟、陈留王刘协被拥立为帝,是为汉献帝。

董卓执意要更换皇帝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杀鸡儆猴给大臣们看,他连皇帝都敢换,谁还敢不乖乖听话;二是汉少帝刘协背后还有何太后和他的外戚势力,而汉献帝的生母王美人早就被何太后毒死了,没人可以依靠,如此一来,董卓就名正言顺地挟持了大汉天子。

为了安抚人心,重建秩序,董卓也开始笼络士大夫和名士。因为他知道要想真正掌控朝局,光凭自己的人肯定不够,他必须依靠士族的力量。可是,董卓有这个心思,士族却不愿意与他合作,大家都看不起这个蛮横的暴发户。无奈之下,董卓只好再次使用强硬手段,比如他请名士蔡邕出仕,蔡邕说自己生病了,于是董卓派人告诉蔡邕说:我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看得上的人就委以重任,看不上的人就杀他全家。蔡邕没有办法,只好出来做官。

然而,董卓试图建立新秩序的想法却很快落空了,原因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在更换皇帝后,董卓很快就干出了第二件令所有士族都心寒的事情。他放纵手下的将士在洛阳城内私闯民宅,奸淫掳掠,唯一的约束就是只能吃大户,不许劫贫。董卓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真的是他脑子坏掉了吗?其实这就有他的苦衷了。

上文中已经说过,董卓的地位是靠他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而他手下的将士也跟他一样,都是从无数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些人的共同特征就是:强悍、凶残、贪婪。董卓能成功挟持天子,一手遮天,依靠的就是他手下的这群骄兵悍将。如今董卓自己位极人臣,那就得给自己的手下也分点汤喝。可是董卓不具备那么雄厚的财力能喂饱那么多人,所以他就只能给政策,让手下放开了去抢,抢到多少都看自己本事。可历史经验证明,纵兵劫掠自己地盘的统治者,结局大多都不怎么好。

董卓的倒行逆施之举很快就激起了连锁反应。东郡太守桥瑁伪造文书,谎称皇帝和朝廷百官受董卓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切盼望各地组织义兵解救国难。结果一呼百应,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人共同组成联军,齐声讨伐董卓。

虽然联军因各怀鬼胎而使讨董行动失败,但却为董卓的覆亡敲响了丧钟。192年5月22日,已经导致众人之怒的董卓最终被自己的亲信吕布所杀,董卓势力瞬间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