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之祸平定,汉文帝立刻下达三道诏书,西汉得以续命180余年

2020-08-30 23:41:29 作者: 外戚之祸平定

外戚之祸是历朝历代都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所以封建时代的统治者都会尽量打压这一部分势力,但是在西汉成效甚微,

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外戚之祸。

第一次是惠帝时期,代表人物吕后,第二次昭宣时期,代表人物霍光,第三次元成哀平四帝时期,代表人物王莽,一旦外戚不受控制就会出现王莽篡汉这样的结局。

第一次外戚之祸,也幸亏陈平和周勃等功臣集团及时制止,才避免王朝的覆灭。

可外戚之祸虽然得到暂时压制,但功臣集团也开始蠢蠢欲动,所以刘恒被推上皇位后,立刻下达三道诏书,使得西汉得以续命180余年。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旧伤原因去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传位吕后的儿子刘盈,这便是汉惠帝,并且向吕后推荐了几位托孤大臣,一是后来的太尉周勃,二便是左右丞相王陵和陈平。

但是汉惠帝仅仅在位7年,便于公元前188年去世了,吕后先选择了前少帝刘恭,但不久便将其杀害,后选择后少帝刘弘,

但是实际掌权者一直是吕后,不断杀害刘邦的子孙,提拔吕氏家族的侄儿。

吕后死后,周勃等功臣集团,废掉吕后的侄儿吕产和吕禄,并且将刘盈的几个儿子全给杀害,将看似老实的刘恒推上皇位,这便是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继位,这位刘邦的四儿子,曾经的代王,无权无势,不受恩宠,自然无法与功臣集团一争高下,但是功臣集团却是他的一个心病,

于是继位当晚他就开始谋划如何削弱功臣的权利。

首先吸取前车之鉴,

他第一道诏书便是拿到兵权。

皇城的南北军是周边实力最为强劲的部队,曾经是在吕后的侄儿吕禄手中,但是周勃将其杀害后,兵权就归其所有,刘恒继位后,也没有归还。

于是刘恒连夜任命宋昌为卫将军,掌管南北军,周勃也是事后才知道兵权被夺,根本无法阻止。

第二道诏书便是大赦天下,赏赐功臣集团。

在《史记》中记载,刘恒先是指责吕后专权乱政,而功臣集团匡扶朝政,于是大赦天下,这些功臣赏赐酒肉和女子。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新君即位,理应对有功之臣做出赏赐,大赦天下,让更多人认可和支持自己,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而第三道诏书便是单独赏赐陈平食邑三千户,黄金两千斤,周勃食邑一万户,黄金五千斤,并且提拔周勃为左丞相,

在右丞相陈平之后。陈平知道后,立刻称病不上朝,因为他知道此举意在挑拨功臣之间的关系。

周勃毫无疑问是此次平乱外戚之祸的首要功臣,可是虽然给周勃很多的赏赐,但是职位却低于陈平,性格向来粗暴的周勃,当然不满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和陈平生出嫌隙。

刘恒看望称病的陈平,陈平自愿将右丞相的职位给周勃,刘恒最终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但是他又想到其他的方式来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朝堂上给予周勃很大的权力,对其礼遇有加,周勃也越发的骄横起来。

在一次朝会上,刘恒连发数问,问道全国一年有多少案件,一年的开支是多少,周勃乃一介武夫,文化素养还是比较低的,几个分内之事都没有回答上来。于是刘恒转而问向陈平,陈平据实相告。

这件事情使得周勃颜面扫地,也对陈平警惕起来。

不久后周勃交还相印,又过了一年陈平去世,周勃再次担任丞相,虽然这次十分谨慎,但是十个多月后,周勃便被免去丞相之职,派去封国,做忠臣之表率。但后来有人举报周勃穿铠甲,意图谋反,刘恒没有杀之而后快,亲自派人去调查,了解情况后,释放了周勃,

对于周勃这位功臣还算不错。

汉文帝这三道诏书旨在稳固自己的权利,避免再产生外戚之祸以及功臣之乱,成效非常显著,

当自己的权利达到巅峰,不会受到外界影响,自己便可以施展政治才华。所以三道诏书过后,他便开始兴修水利,废除酷刑,宽减徭役赋税,与民休息,实行老庄之道,

开创了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追根来说也是这三道诏书,西汉得以延续180余年。

其实如果不是先前的三道诏书,将功臣打压,肃清朝政,稳固统治,后续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必定难上加难,

他这种软硬兼施的政策稳固了自身,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在高祖皇帝,惠帝乃至吕后时期都重视农业,但是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却贫困,调查发现,这些大官田亩土地众多,制约农业发展,所以敲打功臣,也是释放农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