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昌
按:7月9日,亓宏刚工作室书法游学走进陕西扶风,书友们在法门寺艺术馆馆长聂宗科的带领下,参观了周原遗址、宝鸡周原博物院、法门寺艺术馆等,参加陪同的还有扶风当地的李智昌老先生。午餐期间,莲竹书社社长亓宏刚先生向李智昌老先生赠送了2019年出版的新书《书法如人生》。没想到十几天以后,李老先生在读完《书法如人生》以后,写出了3千多字的读后感。现全文发出,以飨读者。
凭将自信写人生
—读亓宏刚《书法如人生》联想
读罢亓宏刚先生《书法如人生》,由衷的发出“才气、浩气、正气”的感慨。一个普通的青年书法工作者,能将工作实践中对书法界触摸的社会现实,以知素、去华、存实的浩然正气写出心底的真语,且把书法艺术推及社会人生。实属难能可贵,浩然的才气与正气是作者可贵的底气所在。
祖国传统哲学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物质。《论衡.自然》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张载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二程遗书》中说:“气便是命”。以气衍生的生命中,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的过程中,秉承天地之气的才气、浩气和正气创造了文化,焕发了文明。固文化被喻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
上溯五千年前左右,在我国西北的今宝鸡所属的周原姜姬二水流域,诞生了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他们缔结了华夏民族。4000多年前左右,他们的后裔姜姬二姓联姻,于今陕西扶风县的揉谷一带,诞生了中华农业始祖暨周人祖先后稷。经近千年的流离漂泊,后稷后裔定居于今陕西扶风岐山下的周原,竖起以德为基因的周旗,建树了以德孝、礼乐文化的根脉。喷薄了中华文明的曙光,缓解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宿怨。维系了中国历史上8000多年的周王朝。但由于所处的历史局限和国家机制的弊端,终被兴起的封建潮流冲垮。但后周出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在各国激烈的权势竞争中,最终以入世的儒家、法家文化和出世的道家文化为主体流派。后来以急功近利的法家流派形成的秦文化独领风骚。秦国背离德教礼仪传承,以远交近功的阴谋,屠城坑俘的血腥,取得了四海一统后,又以暴虐苛政和焚书坑儒的政治策略,终致天怨人怨、终在农民起义的怒火中短命夭亡。公元前200多年西汉建立,聪明的刘邦审视三代文化思想,树立了被历史冷落的儒家思想意念,在他死的前一年,用太牢祭孔子,开放了尊儒的绿灯。儒家文化自汉以后成为我国的主体文化思想。出现了中华:“汉唐雄风”的历史辉煌。凝聚了独存于世界的文明。古国和永不解体的多民族大家庭。然以董仲舒《春秋繁露》宣扬的“天人感应的理论”,混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所致的弊端,形成的谶纬学,滥觞了《白虎通议》和宋明理学,使儒家原汁原味的仁爱和大同思想,沦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封建礼教,遏制了社会发展,晚到的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古文经学)未能挽救夜郎自大,荒淫腐败的大清厄运,形成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随着乾嘉考据学的余波,传承儒家的周文化根脉,以包容接纳的姿态,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结合了中国的社会实现形成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指导下的中国革命,是雄狮初醒的中国,跨入世界民族之林,遂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中国工产党开创了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作为国粹之一的书法艺术以其高雅的艺术魅力而熠熠生辉,成为人们生活的精神佳肴之一。
中国的书发艺术源于6000多年前陶器上出现的各种刻画符号。考古发现,殷商期的甲骨文已成熟练文字,已有了相当的艺术性。郭沫若国学大师评其精灵:“每令吾辈数千年后神往。”(见《殷契粹编自序》)随之青铜铭文已出现了书写自然,气势凝重,字体大小,神态,刀法不尽相同的艺术特点。及至石鼓文的发现,表明书法艺术已迈上了精美的里程。由汉至南北朝,由于社会的动荡,战争频繁,随着自由和纸的出现,书法发展已成为一种独立艺术。特别是两晋以降,由于政治上的先天不足(篡位),以致执政者腐败,官场黑暗,民不聊生。捉襟见肘的时局,无及对人民的思想禁锢,所以出现了我国文化史一度辉煌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兰亭诸子将书法艺术推向了巅峰。王羲之也被誉为“书圣”和“尽善尽美”“古今之冠冕”的诚誉。随唐以来,以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为代表的书法名家又将书法艺术推上新的里程碑。至宋元明清,书法艺术已成为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官吏文人品貌的标识。多少无所建树甚至臭名昭著的人物也以书艺超群而留下了传奇的历史佳话,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书法爱好者。
几曾何时,那光怪陆离的钞票图案,成了世界上最美的图画,金玉的撞击声,成了最动听的音乐。急功近利,沾名钓誉,欺世盗名的时弊,也充斥了书法学界,亓宏刚先生以学海拼搏获取的知识能量,汇同他横溢的才气,以文化自信的坚强信念,以令人敬畏的浩然正气著述了这本《书法如人生》,把书法艺术赋以“人生”这个宏大的社会概念,增添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情结。
读《书法如人生》语言朴质,叙事详实,喻事合理,哲理贯通,读则引人入胜,确有不穷其图,欲罢不能之感。书中论人论事,无唇膏敷粉,阿谀奉承的轻浮,又无催眠之曲,隔靴搔痒的做作,亦无冷潮热讽的过激之言。针砭时弊则入木三分,语言幽默,余音绕梁。字里行间无不显示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技巧,读之令人获得传统文化的启迪。说他才气横溢,是他把书法艺术喻如“人生”这个永久而庞杂的社会话题。作者抒发的人生理念,是中国传统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人生价值取向。非自强不息,非厚德载物,难以成完美人生,难以成书法艺术精品。在社会人生中,纵有拜倒在青灯黄蜡之下的苦求来生者,也有重利好名的凶残肆虐的占有之辈,亦有醉生梦死,奢侈无为之徒,但终成为历史附庸和残渣。说他文化自信性坚强,是这本《书法如人生》中始终贯穿着重德的传统文化情结与理念。《寻根求源》中,“书法面前人人平等”“卖画不能成为卖话”“书写非书协”“名家并非名加”“协会并非邪会”中以朴质的语言,展示传统的哲理。无德,无道义担当,无骨气的文人和艺术家无不论为无赖和无耻的文痞。《大道泛兮》篇中,平凡的跑龙套,跑出无数的艺术大师和专家。缺点的“暴露”与“隐藏”成就了艺术名家和扼杀了无数个“神童”的艺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