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形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制度所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明朝宗室人员生孩子的意愿特别强烈。对于亲王郡王这些爵位比较高的人而言,每多生一个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就意味多一份丰厚的俸禄,这些王爷们不能离开封地,也不能当官或者从事其他职业,生活实在空虚无聊,所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在家里埋头“造人”,在明朝的山西有一位晋府庆成温穆王朱锺镒,这是个郡王,这位爷是朱元璋孙子的孙子,根据《枣林杂俎》的记载,说他生了四十四个儿子,四十九女儿,如果开个家庭聚会啥的,估计大家都要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子,不然认不准。看一下明朝宗室人口数量的变化,根据《皇明疏抄》、戚元佐《议处宗藩事宜疏》、《徐文定公集》等史料,明朝洪武年间的有爵位的宗室人员数量是五十八人,人数不多。时间来到一百多年之后的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到公元1521年),根据《今言》的记载,这时明朝宗室人口的规模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明朝宗室人口增长的迅猛时期在其嘉靖(1521年-1566年)、隆庆(1566年-1572年)、万历(1572年-1620年)这祖孙三代皇帝在位的时期,根据李春芳的《宗藩条例》记载,在嘉靖二十八年,明朝宗室人口的数量大约可能是一万余人,在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包括女性在内的明朝宗室人口已经快三万了。根据《明神宗实录》中记载,到万历中期时,明朝宗室总人口大约为十六万人,根据《五杂俎》记载,到万历末年时,明朝宗室人口大约为二十万。在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皇室以及宗室支出、军费、行政支出是三个大头,在万历朝时期,由于宗室人口的猛增,万历皇帝立马受不了了,也不管什么祖制不祖制了,开始消减宗室人员的俸禄,并且在继承方面出台限制措施。到万历的孙子崇祯时期,明朝的宗室总人口大约应该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按照《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在万历六年,明朝有一千万余户,总人口为六千余人,这是明朝官方给出的人口数,至于明朝晚期人口高峰时到底有多少实际人口,不同学者给出的估计不一样,从六千万到一亿九千万不等,取一个中间数,就算明朝末年的实际人口总量为一个亿,如果明朝宗室都按照那位庆成王朱锺镒的生法,到明朝末年,明朝宗室的人口估计可能要百万都不止了,假如一亿供养一百万人的话,这绝对是个沉重的负担,那明朝政府还活不活。但是,明朝宗室的人口为啥没有出现几何级的增长?我觉得一个是逻辑问题,一个男人要想生很多孩子,必须有越多的老婆配合才成,一个女人一生就算不停地生孩子,毕竟也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明朝宗室中那些低等爵位的人,本身就指望那些俸禄过生活,能娶到几个老婆?能生几个孩子?我觉得明朝宗室中“造人”大户应该主要集中于那些爵位较高的亲王郡王那里,而这些“造人”大户在明朝宗室中毕竟是少数,终明一朝,共实封六十五位亲王和九百多个郡王。另一个就是限制问题,明朝的皇帝们也不傻,面对宗室人口的剧增,对于宗室人员在娶老婆的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根据《明孝宗实录》的记载:“(弘治五年八月)癸卯,礼部复会议覆奏,谓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 从之,著为令。”
万历皇帝
明朝宗室制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平等:朱元璋设计的这套宗室制度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只要不犯啥错误,皇帝的儿子们都会封为亲王,而亲王和郡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们则继续会成为亲王郡王,剩下的子孙们则会一代一代地被降级,一直撸到奉国中尉为止。这只是明面上的不平等,隐形的不平等则更厉害。朱元璋一共二十六个儿子,从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四子)开始,明朝的皇位就由朱棣这一支把控,经过几代以后,明朝的皇帝与多数宗室之间可能早就出了五服之外,五服是指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到自己这五代,比如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同姓的村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宗,但是已经出了五服,往上查到第十代的时候是同一个祖宗,在实际生活中,那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呢?典型的村民关系而已,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宗而已,经过几代甚至十代以后,明朝的皇帝和多数宗室人员其实就是这个关系。那明朝的皇帝对这些宗室人员会有啥亲切的感情嘛?应该没有,别说感情了,估计看着都挺烦,因为这些整天啥事也不干就知道生孩子的宗室人员还拿着朝廷的俸禄。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是不一样的,每一代皇帝对于自己的儿孙这些直系后裔,肯定应该是疼爱有加,估计都得使劲给封地,他们愿意娶多少老婆就让他们娶,就算是侄子侄孙估计也是疼爱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远的快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支宗室,估计就是一个态度那就是按“祖制”和“规章”来。
崇祯皇帝
明朝宗室中不平等现象越到后来表现的越明显,咱们重点说说明朝宗室人口增长最为迅猛的万历朝。万历皇帝一生一共生了八个儿子,其中两个早夭,这八位皇子都是庶出,为啥都是庶出?因为万历皇帝的正牌皇后王喜姐只生了一个女儿荣昌公主,之后就没有再生育。万历十四年,万历皇帝第三子朱常洵出生,朱常洵出生后,万历皇帝就想把这个三子立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和很多朝臣却想让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当太子,由此万历皇帝与朝臣们开始了十几年的“国本之争”,最后,万历皇帝败下阵来,在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直到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才就藩河南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