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27日,湘江战役爆发,中国工农红军以极为惨痛的代价(红军长征部队由出发时的8万人锐减为3万人)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将中央红军全歼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湘江战役惨胜改变了中央红军原本与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而改向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前进,正因为湘江战役的胜利,“遵义会议”才得以召开,以5万人的牺牲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1934年12月,红三军团派出先遣部队前往贵州省贵阳市马场镇茶山关乌江南岸关上勘察情况。
乌江
由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内大肆宣传反动言论,宣传中央红军是“赤匪”,在先遣部队到达时,当地的村民早已经闻讯逃避到山上躲避国民党所谓的“赤匪”,但有三个人意外地留了下来,他们是乌江地区世代靠渡船为生的贫苦农民李玉经、李树斋和李树民叔侄三人。他们曾经听说:“红军是干人(贵州方言,意思是穷人)的部队。”他们想留下来,看看这支队伍到底是“赤匪”还是“干人”的部队。他们认为,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要过河,过河就必须要船,这里只有他们三个人有船会划船了。
红三军团先遣部队到达后,一举歼灭了驻守在乌江南岸关哨所的敌人,并控制住了乌江南岸地区,在关上成立了临时指挥所指挥部队渡江。李玉经叔侄三人看到红军到来后,没有做出任何烧杀抢掠的行为,完全不是国民党宣传的“赤匪”,而且即使看到村里没有人,也不趁机进入农民房屋内。部队经过村庄时还特意绕开了庄稼地,不踩坏农民庄稼。看到这些,李玉经叔侄三人打心里觉得这支队伍就是“干人”的队伍,而不是土匪强盗,他们产生接近部队的想法,想帮助他们过河。
乌江上的船夫
随后,他们三人壮起胆子走到了红军营地前,一位红军指挥官看到了他们,连忙打招呼问道“老乡,有什么事情吗?”李玉经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人说天下农民苦,谁知最苦是船夫,长官,您说我们船夫还是人吗?”红军指挥官走到李玉经面前,笑着说:“当然是人,而且现在人人都是平等的,老乡,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听到这里,李玉经十分高兴,他表明了来意,他说听说红军是干人的队伍,我们就是干人,想在队伍找点事情做。红军首长听完,把他们迎进了指挥所,并热心招待了他们,李玉经叔侄三人感到浓浓的暖意,随即告诉了红军国民党军队沉船的地点以及在北岸修筑了碉堡准备固守的情况。回去后,他们跑到山上把躲避起来的村民叫了回来,告诉他们这支队伍不是“赤匪”,而是我们干人的队伍。
油画-强渡乌江
1935年1月1日,在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李玉经叔侄三人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对乌江的熟悉,顺利地将红三军团先遣部队摆渡过河,并带领他们找到了敌军在北岸修筑的隐秘碉堡,红军一举歼灭了还准备过元旦的敌军并炸毁了这里。两天后,红三军团主力部队到达乌江地区,在李玉经和其他村民的帮助下,红军顺利渡过乌江摆脱了敌军的追捕,将敌军阻挡于乌江南岸。
1935年3月,红军在毛主席的正确决策下“四渡赤水”,成功甩开了贵州地区的国民党追军,随即准备再次强渡乌江,采取声东击西的计策,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使驻守云南的滇军来援,然后趁机向云南前进。1935年3月29日,中央红军通过乌江地区坚实的群众基础,再次强渡乌江,成功引诱滇军,从而在4月下旬进入云南,后于5月初抢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国民党主力部队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想将中央红军全歼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
油画-强渡乌江
在萧华将军写的《长征组歌》中完美阐释了中央红军在这场战略转移中是如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在两次强渡乌江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中共工农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人民的队伍,人民队伍为人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证实了毛主席的重要战略思想:“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