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议将辛弃疾名篇《破阵子》移出课本,因其中七字,有无道理

2020-09-03 14:25:46 作者: 有人建议将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收入了中小学语文课本。词中有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现在被一些人认为是体现了古人的“愚忠”,不合时宜,所以他们要求把它移出课本。其实,提出这个要求的人,可谓是“不学无术”和“断章取义”,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读懂它。

“了却君王天下事”必须和后面的“赢得身前身后名”,联在一起来解读。往简单了说,相当于“了却你的事,嬴得我的名”,重点在后面。其实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是为了君王去了却天下事,这是对词作的极大的误解。

一、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讲了什么?

辛弃疾生于金国,归于南宋,是著名的南宋爱国主义词作家。与此同时,他也是一名军事家。

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已经沦陷为金国之手的中国北方,他的祖父受家业所累,在靖康之难时没能随宋高宗南下。但是,他祖父从他很小的时候起,就带着他游历山河,目睹民生,一直培养着他的爱国主义情操。

辛弃疾长到二十一岁时,聚集两千人马,参加了耿京领导的反金起义。后来耿京被叛徒杀害,他又以五十骑,深入敌方数万兵马当中,擒回叛徒,交给南宋朝廷处置,他也因此回归南宋。

但是回归之后,辛弃疾的仕途并不顺利。几经宦海沉浮,生前一度官至“枢密都承旨”,却因为南宋朝廷的懦弱,始终壮志难酬。公元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病逝。临终前还在高呼“杀贼!杀贼!”

这首《破阵子》应该就是他回归南宋之后,闲居信阳时所作。词的内容,描述了一个将军,醒时借酒浇愁,梦中上阵杀敌的情景。

“醉里挑灯看剑”这句,是说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抚今追昔,一边饮着酒,一边擦拭手中的兵器。为什么要“看剑”呢?因为剑是他的老战友,即使现在他不能上战场了,他也要时常去抚弄它,擦拭它,让它永远光亮,不生锈迹。

将军一边喝酒,一边擦着他的宝剑。喝多了酒,不知不觉就醉倒了,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将军来到校场上“点兵”。时间是秋天,那牛儿名叫“八百里”,看我把它的肉烤得香喷喷地,分给士兵们。这时候,校场上响起了塞外才有的胡弦声。

战役打响了,士兵们骑着“的卢”一样的快马,冲敌人拉开弓弦,“砰”地一声,如霹雳惊雷。一瞬间就解决了君王事、天下事,也赢得了彼此生前身后的荣誉。一刹那间,仿佛四方有旌旗在摇动,凯旋的歌声欢天动地。

跟着,将军醒过来了,才发现这只是一场幻梦,再看看镜中的自己,头发都白了,哪里有什么功名呢?

二、人们对这首《破阵子》的一些误读

对于辛弃疾这首《破阵子》,有争议的便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这一句。有人把它误读为:“为了”君王了却天下事。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了解君王的心愿,平定天下的战乱,让我和君王都各得其所,赢得身前身后的荣誉。

辛弃疾的心愿,不光是要了却南宋皇帝的心愿,同时也想要北伐统一中国。我们从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来看,他的祖父,本来在金国为官,他是通过发动农民起义,自己主动投奔到南宋来的。

辛弃疾在二十一岁血气方刚时归宋,从此由青年而至暮年,一生都未放弃抗金的理想。他一再上书,要求出兵北伐,至死还在叫着“杀贼”。他活了六十八岁,南宋朝廷想要偏安的心理,他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想杀贼,就不只是为了“君王事”。因为君王的心思太复杂,想战又想和,辛弃疾最主要的还是想了却“天下事”。

在古代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王就是古代主权的象征。因此,辛弃疾把“天下事”和“君王事”并列。毕竟,无论宋朝皇帝想不想打金国,南宋与金之间的纷争都是一个心腹大患。假如有一天,让他领着一帮神箭手,骑着“的卢”一样的快马杀过去,消灭了敌人,岂不是一桩“一劳永逸”、“一举两得”的美事吗?

届时,皇帝再也不用担心金兵南侵了,天下的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了,而我这个将军和皇帝您一样,身前身后,都会嬴得无上的荣光,这真是皆大欢喜啊!中国统一了,皇帝就是“中兴之主”,而将军也就是“中兴之臣”,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诚然,词中的主角是一位好“名”的将军。古人从军打仗和文人入仕当官一样,都是为了“封妻荫子”。一方面为国家建功,另一方面为自己立业,这是光明而正大的,并没有什么好指责。

对于一首诗词所表达的内涵与情怀,不能仅凭个别人的好恶来定。否则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古文、古诗词都不能选入课本了。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显然是“愚忠”了;再比如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为啥是“王师北定中原”而不是“百姓北定中原”呢?

结语

要求把辛弃疾这首《破阵子》移出课本的人,显然没有读懂词的内涵,断章取义了。如果是不懂,还情有可原,就怕有些人居心叵测,抠字眼儿、找茬儿,非要把这些名篇从课本里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