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多狐朋,项羽多豪杰,为何看似渺小的刘邦却最终取得了天下?

2020-09-03 16:25:52 作者: 刘邦多狐朋,

就算刘邦这边在武将的质量上还是比不过项羽,但是数量上项羽无论如何都比不过,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更多更强的谋士在背后压阵,想不赢都难啊。

其实做为一个领导者,从来都不一定要自己多强,但是一定要足够了解身边的人并且知道怎么去使用他们。毕竟你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一个人再厉害,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身为主公,如果次次都是自己冲锋在前,那么万一出了什么意外?等于直接断送了自己辛苦打拼的一切。

刘邦一直以来都习惯于坐镇后方指挥大军,而项羽呢,次次冲锋在前。其实细看,古时候但凡有成的君王,没有哪个是真正一直在沙场中冲杀的,习惯身先士卒的人只能是将领,甚至连元帅都当不好。

在刘邦得天下后,他曾经在洛阳宫大宴群臣时坦诚己见,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善用人才,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为军队提供补充,我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又说了,此三人,皆是人中豪杰,而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正是因为将他们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

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其实就是因为他敢用人、会用人。

就比如说拿韩信来讲。韩信原本首先投奔的人并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在项梁紧随着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就带着自己的宝剑投奔了项梁。因为大家都知道韩信其实十分的心高气傲、自命不凡,想陈胜、吴广这样的平民出身,他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样的人值得自己跟随,所以才选择了后来者的项梁。

但是项梁好像也一样不大看得起平民出身的人,一直以来就没有重用过韩信,只是让他当个小兵。而项梁战败身死后,接替他的项羽和他叔父一样,完全不重视韩信,尽管韩信曾经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一直都只是让他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郎中。最后,不甘心一直这样默默无闻下去的韩信才选择了去投奔入川的汉王刘邦。

当韩信到了汉营,立刻就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刘邦在听萧何说韩信拥有做大将的才干、具有帮助自己打回东方的能力之后,当机立断就表示了愿意立韩信为大将,要知道韩信这时候只是一个刚刚投奔自己不久的无名小卒。萧何说韩信十分的要面子,希望刘邦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正式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刘邦也毫不含糊立刻答应了。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刘邦和项羽对待人才完全不同的态度。试问项羽的做法如何能够留住人才?也难怪韩信投汉最后亲自灭了西楚。

而反观项羽?不仅不知道合理的使用手下的人才,只知道一味的一意孤行,甚至还对身边忠臣发生疑忌,致使忠臣纷纷离去。首先就是英布,因为项羽一直对他怨恨,导致英布也对项羽心怀忌惮,所以在萧何的游说之下就直接背叛了项羽。

然后是钟离昧和范增,也因为项羽的不信任先后离开了楚军的阵营。最后的项羽身边只剩下了龙且和季布两个人。面对声势越来越浩大的汉军,最终只能走向败亡。

从对人才的尊重与运用方面来看,刘邦战胜项羽是必然,虽然早期刘邦身边的势力确实远远不如项羽,但是两人一个识人善用,一个刚愎自用,最后出现的结果只会是,一个众人拥护,收获无数人才的效忠,一个众叛亲离,连身边的人都会离去,霸王败亡的结局也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