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0年,秦成公去世,其弟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在这39年时间里,秦穆公拓地千里,东服强晋,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然,贤明强悍的秦穆公死后却为人诟病,因为有117人为他殉葬,秦国因此失去了大量的人才,《诗经·黄鸟》就写了这件事来谴责秦穆公。
连司马迁也说秦穆公做不了诸侯盟主是应该的,因为他“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
然而,后世也有人站出来为秦穆公说公道话,比如苏轼,他曾说:“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果然是是非功过,任由后世评说。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申国、缯国和犬戎围攻,秦襄公领兵救援并护送周平王东迁,由此得以成为诸侯,当时,周平王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人世代在西方,和犬戎争夺地盘,自东周开始,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而且只要能从犬戎那里夺来土地,就是秦国的,这话说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秦人在西部经营多年,也只是身处西方,始终远离中原,始终无法参与中原纷争。
直到秦穆公继位才改变了秦国偏于一隅的局面,秦穆公是秦襄公的五世孙,是秦国第九位国君。
秦穆公继位之后积极向东扩张,试图参与中原事务,但秦国东进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即正在强势崛起的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为晋献公。
晋献公为晋国的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使晋国拓地千里,面对如此强悍的一位国君,秦穆公要做的就是和晋国结好。
秦晋之好就是秦穆公辛苦公关得来的结果。
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将自己的女儿穆姬嫁给了秦穆公,这是秦晋交好的第一步。由此他还得到了一位难得的人才,即百里奚。
秦穆公自继位之日起,野心就是巨大的,同时眼光也非常的远,而要让秦国东进插手中原事务就必须强大自己,进而对外扩张东进,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依赖各种人才,而秦穆公求贤若渴,并且不拘泥于国内国外的人才,只要能为他所用,他就会想办法得到
百里奚在假道伐虢过程中被秦献公俘虏,成了穆姬陪嫁的奴隶,跟随穆姬到了晋国。
但在路上,百里奚逃跑到了楚国,被楚人抓住成了一个放牛的,秦穆公知道后想尽办法用五张羊皮将百里奚买了回来。
秦穆公与百里奚谈了三天三夜,确定这就是能辅佐他成就大业的人才,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秦穆公的眼光是非常好的,正是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
百里奚原本是虞国大夫,熟知中原文化,他在秦国倡导文明教化,辅佐秦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让秦国真正强大起来。
秦国国内发展起来之后,秦穆公就开始对外扩张。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陷入内乱,秦穆公趁机干涉晋国内政,先是应公子夷吾的请求帮助他继位,即晋惠公。
不过这位晋惠公实在是不地道,当上晋国国君之后,将答应送给秦国的河西之地的请求忘在了九霄云外。
秦穆公也没在意,后来晋国出现饥荒,秦穆公还接济晋国,这倒是践行了秦晋交好的盟约,然后晋惠公再次负了秦穆公。两年后,秦国饥荒,晋惠公不仅不接济秦国还趁机派兵进攻秦国。
仗是打了,晋惠公却没有占到便宜,还被秦穆公给俘虏了,这次晋惠公乖乖听话了,将河西之地给了秦国,还把公子圉送到秦国做质子,以此换回了晋惠公。
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公子圉,谁知道这位公子比他爹晋惠公还不靠谱。晋惠公去世之后,公子圉撇下怀嬴跑回了晋国继位,是为晋怀公。
三番两次的被羞辱,秦穆公心里也真是的憋屈,还在后来公子重耳也流浪到了秦国,再次得到了秦穆公的看重,怀嬴又嫁给了重耳。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到晋国继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继位之后,秦穆公东进之路就更加艰难了,秦穆公参与中原事务只能是捆绑在晋国身上,比如晋文公想要攻打郑国,就说服秦穆公一起讨伐郑国。
好在郑文公派出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退兵,而晋文公也跟着退了兵。晋文公生前,秦穆公根本没有机会往东扩张。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心心念念的霸主之位被他扶立起来的晋文公拿去了。
不过秦穆公在位时间够长,熬死了好几位晋国国君,包括晋文公,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想趁机东进争霸,不顾百里奚等人的阻止,执意攻打郑国。
秦穆公派孟明视、西乞术及白乙丙领兵偷袭郑国,被郑国察觉之后不得不回师,在路上灭掉了晋国的附属国滑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晋襄公听说此事勃然大怒,派兵在肴地大败秦军,将孟明视、西乞术及白乙丙全部俘到了晋国。
晋襄公是想将这三位将领都杀了的,但是怀嬴对晋襄公说:“秦国打了败仗,秦穆公对这三人恨之入骨,如果将他们放回去,那么秦穆公肯定会烹之而后快。”
晋襄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将三人给放了,让晋襄公没有想到的是,秦穆公并没有责怪三人,反而穿着素服到郊外去迎接三人,还哭着说:“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
更是让他们官复原职,继续训练秦军,以期将来再战得胜,但他们第二次攻打晋国仍旧以失败而告终,孟明视都觉得不好意思想自杀了,秦穆公依旧没有责怪他们,还是一如既往重用,因为在秦穆公看来,打了败仗并不是将领的错,而是时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