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攻南中,使中国受益千年!司马懿伐辽东,却造就了千年祸害

2020-09-04 05:08:40 作者: 诸葛亮攻南中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对宿敌,各自的人生都非常精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的履历还有些像。

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卓越的才能,都曾是托孤大臣,先帝在时都不算最重视的那一列,都曾领兵平定过边患,最终也都独揽全国军政大权。

不过诸葛亮一直恪守本分,到死也没走出那最后一步,司马懿却是侍奉三帝,靠活得久欺负孤儿寡母做了不臣之事,因此在后世的评价当中,诸葛亮要远远好于司马懿。

其实两人的差距从各自率兵平乱就能看得出来,诸葛亮造福了后世,而司马懿却是祸害千年!

诸葛亮征伐南中,让西南地区对中原文明更加认同!

夷陵之战让蜀国元气大伤,国家积累的精锐可以说一朝丧尽,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东吴为了削弱蜀国的实力,诱使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高定及彝族头领孟获等人一同反叛,一时间声势浩大,南中地区脱离了蜀汉的管控。

为了解决这后顾之忧,公元225年率部南征镇压这场叛乱。

两汉时期,遇到南方民族叛乱,中央政权的方法只有一个——通过血腥手段大肆屠杀。雷霆手段能解决一时,却无法消除仇恨的根,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恩威并施。

在诸葛亮的统筹下,蜀国军队兵分三路每战皆胜,迅速击败了叛军。朱褒、高定、雍闿等人被杀,这些都是原先的蜀臣,杀一儆百。

而对孟获等少民豪强则以安抚为主,还留下了“七擒孟获”的美谈。《三国志》: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虽然过程没有演义中那么精彩,但是也能看得出来诸葛亮对于当地的政策倾向。

南中被平定后,诸葛亮任用大量当地人为官,“不留兵,不运粮”广获民心,并且给当地传播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安抚效果,此后到蜀国灭亡都未再叛乱过。

而且直到现在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视诸葛亮为天神,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最为可贵的是,诸葛亮用他的仁义之举打动了当地人的心,让一些南方兄弟民族从心底认同了我们。

反观司马懿,大肆屠戮辽东,导致此地一度脱离中原王朝的掌控!

三足鼎立之时,其实还有个小割据军阀存在,只是存在感实在太低,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自立,定都于如今的辽阳,号燕王设百官。

他以为山高皇帝远就没人能管得了他,但公然的反叛魏国怎么能忍。第二年,魏明帝命司马懿攻打辽东。

别看公孙渊跟中原三国比起来不算啥,但在辽东可是一霸,经营多年打得四周的蛮族不敢冒头,或许也是这样才给了他自信。

当时有个叫高句丽的部族一直在打辽东及在朝鲜的汉四郡主意,不过压根打不过公孙渊,相反还差点被公孙渊灭族。

但司马懿改变了这一切,司马懿为了能攻取辽东,联合了鲜卑首领莫护跋一同征伐,这一战司马懿也展现了自己的战争天赋,以极小的代价打赢了这场战,但是攻占辽东后他却做出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屠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

所谓京观,就是把首级叠起来,能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之后司马懿认为此地偏远不好控制,将辽东的大量人口迁入了中原地区。

如此一来汉人在辽东的统治就出现真空,给了鲜卑和高句丽坐大的机会。

高句丽后来在中原南北朝时期占据了辽东,再度大一统之后,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都没能彻底打下来,最后还是唐高宗趁其内乱一举灭掉。

可惜灭掉了高句丽还有新罗、百济,当地的中原人已经极少,因此唐王朝在此地的统治也一直不稳,等唐朝一灭,更是接连被外族占据,数百年时间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

鲜卑也因为跟随司马懿伐辽东有功被封赏,从而留在辽东慢慢强大起来,莫护跋所部鲜卑就是后来的慕容鲜卑,也就是慕容复心心念念想要光复的大燕。西晋时期,慕容廆就占领了燕北、辽东一带。

后来慕容鲜卑还攻入了中原,建立起数个政权。

同样是领军征战,两人的高下一对比便知,以管窥豹,也能看出两人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