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德州》之二十一——明清德州城八大家

2020-09-04 17:32:28 作者: 《古城德州》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封罗氏是明崇祯年间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罗国士的胞妹。封罗氏在罗氏家族的帮助下,将家安在州城的文脉之地。繁露、董颜等书院在其宅院周围200米范围内,诸多名门大户、书香之家也居住在宅院周围,故封氏子孙被州城的文化氛围所熏染,加之出身于豪门故个个都认真读书习文、故他们很快就步入仕途之中。

据相关史志记载,封氏家族在清朝的260余年中,共考出进士2名:封大受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封宗良嘉庆二十五年进士。考出举人7名:封元震,康熙四十一年举人,雍正五年出任德安知州,雍正皇帝评价他“老实人,黑瘦相,甚忠厚。似谨慎和平,有内力量人”;封嵘,乾隆二十七年京闱举人,官任临安县知县;封廷相,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官任婺源县知县;封大本,嘉庆六年京闱举人;封宗翕,道光五年举人;封兆台,咸丰元年举人、官任乐安县教谕;封嘉惠,同治三年举人,官任莱州府训导。

另外该家族还出过13名贡生:封接隆、封珂、封廷櫆、封建福、封保祺、封学显、封兆桐、封其纬、封其澐、封之旭、封其涵、封宗宪、封兆衡。

故封氏家族很快就步入了德州城的名门行列之中,民间有“封千顷、罗百万”之称,所住的街道也被命名为“封家街”,德州解放后改为“丰华街”,1967年改为“红星街”,“文革”又改回“丰华街”至今。

南李家族

南李家族指明清时住在现建设街东首的李氏家族,该家族的始祖李芥是以经商起家的平民。明清期间南李家族共出了 4位进士:李逢时、李浃、李涛、李征霖。4位举人:即李汝材、李汝栋、李允祯、李国弼。其中李浃、李涛是同胞兄弟,是顾炎武“世推山东豪,三李尤放纵”中的二李。

他们文采出众并善于学习。系清顺治三年(1646)同榜进士,成为清初德州城有名的“进士兄弟”。

李浃,字孔皆,知延庆州(今甘肃庆阳县东北),后以“才识俱优”升任湖南茶陵州知州;后因行政过失,被降为山西芮城县知县。到任后,在蒲州(今山西蒲县)知州的合作帮助下,将原县衙里多余丁银的规定给予免除,得到百姓的欢迎。著有 《陶庵集诗稿》《陶庵年谱》。李涛历任明史馆教习、江西临江县(今清江县)知县、浙江盐运使、广西布政使、太常寺卿、刑部侍郎等职。

李逢时,字化甫,自幼英俊潇洒,酷爱学习。系明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选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因政绩卓著、名声显露,在年例考核中被列为第一,故经常遭到同事官员们的含蓄讥讽,故德州城有诸多与他有关的传说故事。

李逢时为官之时,因勤政、剿匪等有功而得到嘉靖皇帝的奖励,后晋升参政、山西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职。他在担任山西右布政期使间,深知饥民疾苦,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俸粮献出,供给官府粥厂熬粥施舍穷人。后李逢时回归故里,因病卒于家。

南李家族于明嘉靖年起步,在德州城兴盛了200余年,由于教子有方,不仅李逢时的父亲李芥得到嘉庆帝的赞扬,其母董氏还于嘉庆三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被封为“敕命”。

谢氏家族

谢氏家族的祖先原系燕王朱棣手下仅率兵10人的小旗,在靖难之役中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朱棣当了皇帝后被安置在德州城郊屯田,遂成为德州左卫籍人。明万历十七年(1588),谢廷策考取了己丑科进士,从此,谢氏家族步入官宦之家的行列。

从此以后,这个家族的后裔们发愤图强、刻苦读书,涌现了全国的顶级诗人谢重辉,正一品大学士、号称阁老的谢升。

谢重辉(1644—1711)字千仞,号方山,谢重辉因父谢升去世6个月就被恩荫为七品中书舍人。康熙八年(1669)部领职,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