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发妻写下千古名篇,视侍妾为红颜知己,死后却与她合葬

2020-09-04 17:29:13 作者: 苏轼为发妻写

苏轼,又名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他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均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

在65年的人生里,大文豪苏轼深情爱过的女人有三个,巧合的是她们都姓王。这三位女子分别是: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字季璋)和侍妾王朝云(字子霞)。

在那个妻冠夫姓的年代,她们不但没有被笼统的称之为苏王氏,而且留下了自己的名甚至是字,这与苏轼的个人魅力和他写的墓志铭(或祭文)有很大的关系。

一、苏轼与发妻王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神宗熙宁八年,身在密州的苏轼再一次梦见亡妻王弗,心情难以平复的他写下了这首流传近千年的悼亡词。至今读来,仍觉着字字血泪,情深意切。

此时的苏轼已到了不惑之年,他的发妻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之久。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时间并没有冲淡苏轼对亡妻的思念,反而愈发深沉。

苏轼和王弗是一对少年夫妻,两人成婚之时,苏轼18岁,王弗16岁。相传他们两人是自由恋爱,因“唤鱼池”而结缘。

婚后王弗给了苏轼很多惊喜,这也让小两口的感情愈发亲密。

第一个惊喜:王弗竟然熟读诗书。王弗同样出自书香之家,她的父亲王方是一名乡贡进士,所以她自幼耳濡目染也读过不少书,只是性格谦虚的她从来没有说过。

婚后王弗总是陪着苏轼读书,每当苏轼背书遇到卡顿,她便从旁稍加提醒。苏轼问她其他的书,她也大多都知道。苏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王弗也是一个有学问的女子,对她的爱慕也多了几分。

第二个惊喜:王弗竟有识人之明。苏轼为人豁达直爽,对任何人都不设防,性格谨慎的王弗担心丈夫交友不慎,便在他会客之时站在屏风后听他们谈话。

每逢遇到刻意套近乎、圆滑迎合之人,王弗便劝说苏轼不可与他们深交。苏轼刚开始还不以为然,但后来事实证明王弗的看法是对的。

只可惜红颜薄命,王弗27岁就去世了,而她唯一的孩子苏迈才只有6岁。王弗与苏轼相伴的11年,也是苏轼仕途最得意的时候,他进士及第她为她开心,他外出做官她贴心陪伴。

王弗于苏轼,不仅仅是妻子,也是精神依托。所以当王弗去世之后,他才会发出“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的感叹。

当苏轼还沉浸在失去爱妻的悲痛中时,他的父亲苏洵也病逝了,遵从父亲的遗愿,苏轼将王弗安葬在苏洵夫妇墓的旁边。

这样妻子在泉下不会孤单,父母有心爱的儿媳相伴,苏轼也能稍微释怀。

二、苏轼与继室王闰之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等到苏轼为父守孝三年结束后,他的仕途开始走起下坡路,感情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

此时已经32岁的苏轼再次娶亲,新娘是21岁的王闰之,这位比他小11岁的继室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婚前大家都叫她二十七娘,名闰之字季璋都是婚后苏轼为她取的。

王闰之虽然不及王弗有学问,但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姑娘。苏轼仕途失意的时候,她毫无怨言陪着他辗转各地;苏轼因公务烦闷的时候,她从旁安慰给他家的温暖;苏轼与朋友小聚的时候,她奉上一壶酒为其助兴。

王闰之不仅是贤妻,也是一位良母。王闰之和苏轼生有苏迨、苏过两个儿子,但她并没有厚此薄彼,对王弗所生的苏迈也视如己出。这一点,让苏轼颇为感动。

苏轼和王闰之相濡以沫25载,我们可以从很多诗句中找到王闰之的身影。比如:“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苏轼称王闰之“贤妻”、“老妻”,就像现在的人喊“好媳妇”、“老婆”一样。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贤妻相伴,苏轼才能浮浮沉沉的宦海中找到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港湾。

可惜的是王闰之也比苏轼早走一步,苏轼再次感受到失去爱人的痛苦。苏轼为王闰之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许下“生同衾死同穴”的承诺。

八年后苏轼去世,苏辙满足了哥哥的心愿,将他与王闰之葬在一起。

三、苏轼与侍妾王朝云

当王闰之也离他而去的时候,苏轼的身边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她就是小苏轼25岁的侍妾王朝云。

王朝云是舞姬出身,12岁时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时成为他的侍妾。她虽然不及王弗红袖添香,也不如王闰之体贴入微,但却是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

苏轼被贬惠州时,她吟唱《蝶恋花》为其解忧,却惹得自己泣不成声;苏轼赴汝州上任时,她携幼儿苏遁相随,不成想竟遭遇丧子之痛;苏轼妻逝妾离时,她始终如一随他南迁,不幸病逝于惠州年仅34岁。

王朝云去世之时,苏轼已经是个60岁的老人。22年的相伴,她懂他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他知她眼里心里只有他。从此之后,苏轼再也没有听人唱过《蝶恋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