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越到后期国家越穷,一大半的金银财宝,竟然都埋在了地下

2020-09-04 17:26:17 作者: 汉朝越到后期

汉民族形成的西汉时代,一共历经了11位皇帝。由于,该时期善和确立了各种典章制度,所以,皇帝的陵墓基本都是按照“规定”来修建的。

在《汉旧仪》及《皇览》中都有记载,帝陵一般面积为7顷,陵园的中心为墓冢,12丈高。地下墓室是方形,深13丈,通往地面有四个门,均会设置暗器用来防盗,如:联剑、伏弩等。

死者口含蝉形玉石,身穿金缕玉衣(一种用金丝连缀玉片而成的葬服)。随葬品有车、马、金银珠宝玉石等,还有米、谷。并且,在四周会用上好的柏木层层堆叠,木头都向着梓木棺(梓宫),名曰“黄肠题凑”。这在后期的考古发掘中,已被证实。

不过,西汉帝陵的地下墓室,至今都没有正式发掘过。但是,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便可从中一窥帝陵的“奢华”。在北京大葆台的一处汉墓中,“黄肠题凑”是由15000多根柏木堆成的,更是可以证明皇家的“大手笔”。

根据资料的记载,刘彻的“金缕玉衣”,玉片上雕缕着各种龙凤龟麟等吉祥图案,这创意估计让其他帝王都叹为观止。

考古专家曾对汉太上皇陵及宣帝杜陵进行了研究,发现陵墓各有四条墓道。对其它西汉帝陵进行测量,发现陵墓的平面都是正方形,门阙在四面墙垣正中。可以推断,这个时期的帝陵,地下墓室都是方形,每一面正中央都有通向地面的道路和门,分别称为“羡道”和“羡门”。

此外,这四条道还延伸出了另外四条道,通向墓冢外围围墙正中的司马门,门外有大气宏伟的双阙。这种布局,简洁又不失庄重,呈上小下大的复斗形。

作为“礼制建筑”,完整的帝陵少不了寝殿、便殿和陵庙。在当时,非常推崇“日祭于寝,月祭于庙,四时祭于便殿”。所以,亡者的神座是放在寝殿的。而且,要求守陵人要像侍奉活人一样,每天“到点”要“上食”。

当时,皇帝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皿,都存放在便殿,于“四时”祭祀。然后,每个月要从这里拿出死者生前的“衣冠”,到陵庙那里祭祀一番。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到此举行25次祭祀,这其中,要数“太牢祭祀”最为隆重。

那时候,刘邦沿用秦国的制度,将寝殿和便殿都修在了陵园内。汉惠帝以后,虽不再修在陵园内,但距离不远。从汉景帝开始,庙修在了陵旁,之前都是修在长安城或长安城南外。在当时,还有一项制度,就是“迁民”。为了不让陵园“荒芜”,在陵旁设置“邑”,刘邦曾强制性地将一些“关东豪强”迁到了关中,使得长陵邑人最多时有18万人。

进入到汉元帝时代,才废止了这项制度。

皇后的陵一般修在皇帝陵的东侧,又称“东园”。当时,除了刘邦和吕后同在一处陵园外,其余的10位皇帝和他们的皇后,都有各自的陵墓。

其实,建造陵墓是一项耗时、耗财的大工程。有数据显示,西汉朝廷每年1/3的收入都花在了修陵墓上。尤其是汉武帝,任职54年,他的墓修了53年。而且,在最后几年,国库收入的一半都用来修他的墓。除了硬性建筑外,他的陪葬品也是让后人乍舌。

除了金银财宝,他还要求放进“天上飞的鸟兽”、“水里的鱼鳖”、“地上跑的牛马虎豹”等生禽,多达190种。既然天下都是他的,那他去了地下,当然也得将“天下”都带到“地下”。这大概就是西汉皇帝们不惜“重金”造陵的缘由了。

那么,汉武帝的陵墓究竟有多少“财富”呢?

西汉末年,赤眉军打开了茂陵,上万名士兵辛苦的搬了几十天,里面的陪葬品还剩一半多。300年后,还剩有一些珠宝。难道将陵墓修的如此豪华,就是为了接济后来的“盗墓者”吗?就算霸陵,相较起来最为“朴素”,据说珠宝也不少。

试想一下,皇帝都如此重视自己死后“住”的地方,他的臣民们肯定也“不甘落后”,大家都将财富耗在了大大小小的坟墓上。只是,如此耗费心血的大工程,到头来都成了盗墓者的“福地”,都没有逃脱被“盗掘”的命运。

甚至于,饥民在生存无望的情况下,都将希望寄托在了这些帝王的身后事物上。今日,再见这些“高大威武”墓冢,也不过就是个“空架子”罢了。

其实,身为帝王为自己死后筹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过于在乎陪葬品,那就真的有点忘乎所以了。毕竟,人死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生前的一切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过好当下,珍惜眼前,才是最重要的事。

参考资料: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汉茂陵志》、《汉书·宣帝纪第八》、《资治通鉴·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