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就活在当下:万国诸侯眼中的夏朝与淮河花鼓灯舞蹈印象

2020-09-05 09:17:44 作者: 夏朝就活在当

(作者:赵辉)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华夏也称“夏”、“诸夏”。在甲骨文中,华与夏这个两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亦含有赤色之意,中国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

所谓华夏,民得其生,国得其昌,政得其远;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华以华夏自美。

华夏来自于四千年前大禹建立的夏朝,但在中国文明史的研究中,关于夏朝至今没有一个明确历史存在的结论,让华夏文明史在众人的质疑中扑朔迷离、渺无踪迹,实在是中华历史研究中的一大遗憾。

在笔者看来,夏朝一直存在于华夏大地、一直生活在华夏人民之中,是中华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只是因为政治与地理的原因,被忽略、被漠视、被掩盖,但它一直生龙活虎地活跃在曾经夏朝国都的土地上,显示着夏朝创造的璀璨文明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华艺术的鼻祖——这就是安徽怀远花鼓灯舞蹈与音乐。

在关于“夏”字的历史演变中,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字形。这些形态各异的夏字,超出任何一个中国文字的变化,呈现夏字的多样性,让后世历史与文字研究者对夏字的来源如入云雾,不明就里,于是产生了“夏是爬虫”“夏来源于埃及”等惊世骇俗的学术理论,怀疑与否定夏朝在中国历史中的真实存在。

为什么夏字在古文字中会有如此多的字形变化,形态各异,但又显示出某种形式的内在关联呢?这就不得不提《左传》中记载的“禹会诸侯,执玉帛者万国”这一重要夏朝历史事件。

《吕氏春秋·察今》对“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中“东夏之命”注为“东方也”。

南宋《六书故》中载“夏,舞也,象舞者手容,足容。”

大禹因治水有功、造福民众,舜帝将天子之位禅让于大禹。大禹因为崇高的个人品德而受到万国诸侯的拥戴,前来淮河之畔涂山南麓的禹会村,参加大禹的万国诸侯聚会。大禹以“礼仪之大”的歌舞表演招待万国诸侯,这就是现今仍流传于涂山地区的安徽怀远花鼓灯舞蹈。

安徽怀远花鼓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各地万国诸侯对这些舞蹈动作有不同的视角与不同的欣赏判断,于是万国诸侯对欣赏到来自大禹夏朝的花鼓灯,进行了各自表述、刻画,产生了形态各异的骨刻文、甲骨文、金文的夏字。

让我们来仔细对照一下,怀远花鼓灯舞蹈动作与不同字形夏字的对应关系,看看它们有哪些高度相似之处。

在涂山、荆山南麓大禹为万国诸侯表演的花鼓灯,是以荆涂二山为背景的大型集体花鼓灯表演,因此,在这些舞蹈动作动作上必须加两座山峰的背景,就是夏字上面的两个山峰刻画符号的来历。

在中国历史学界的视野中,夏朝虚无缥缈,捉摸不定;在淮河流域的土地上,夏朝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此,不得不感谢四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为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付出一生汗水的民间艺人,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让华夏文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普遍认同,成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荣的共同骄傲,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历史资本,为夏朝历史文明的解密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使得失落的华夏文明发源地再现于世。(作者: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