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七方可从军,名将身高平均一米八米,唐朝人身高到底有多高?

2020-08-01 17:46:47 作者: 一米七方可从

“虽然你我身高有一个脑袋的距离,但你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将随时消灭这个差距!”这是拿破仑关于身高的著名言论。

作为身高不占优势的他来说,对于身高可以说是十分在乎了。

那么中国古代的人们身高又是如何呢?有着鼎盛之唐美誉的唐朝,人民的身高又是怎么的呢?

唐人身高到底是多少?为什么屡屡有身高超过两米的名将?

如果你对其感兴趣,就接着看下去吧!

五尺之说

在了解唐人身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五尺之论”这个概念。当年

秦国

在占领了蜀中之地之后,就在此开辟了一个

五尺道

。此道是用来连接蜀中还有中原使用的。

而这个五尺道根据秦代的标准测量计算,则是如今的一米三的样子。

前些年根据四川的五尺道完整遗迹研究表明,这个五尺道宽度也仅仅为一米六到两米的样子。

根据这个背景知识我们也不难发现,原来当时的人民身高和体型都不算特别高大。褚遂良向李世民上书时也提到一句“五尺童子人皆知之”。这句话多少有一些夸大的成分在内,

认为五尺的身高不过是小孩子的样子。

如今现代的儿童标准身高来看,

年满十二岁的青少年身高差不多就是一米五左右。由此可见,在古代儿童的身高与如今的儿童身高差距并不算很大。

而中唐时期的名将杨炎关于皇帝让官员进行财产管理的事情,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反感之情。他认为“以五尺宦竖操邦之本”,

这略带有歧视和贬低得到说法也证明了那时的官宦普遍身高都不是特别高

,因为这样也总是卑躬屈膝一样的工作。

所以在那个时候“五尺之论”是一种比较带有轻视的说法

,而这个数值也让很多人非常不自在。

唐朝将士标准身高

关于唐朝将士到底是什么身高,对于军人的挑选标准,相关的文献也给出了比较可靠的理论依据。“皆择下户白丁、宗丁、品子强壮

五尺七寸以上

,不足则兼以户八等五尺以上”。

五尺七寸换算到如今的标准比例大约为一米七的样子,而这个则是唐朝人从军的身高标准。

当然这个数据也并非严格的要求,如果当时的备选人数不够,那么身高标准可以放低到一米五左右。

但是这只是关于普通士兵的一种挑选标准。

对于名将还有精锐兵队

,例如李世民亲自选择的“百骑”以及左右屯营的“飞骑”标准,

则不会是这样简单了。

名将的要求比较严格,具体来说就是“取户二等以上、长六尺阔壮者”。需要有良好的家世背景,而且身高要求为一米八以上

。不单单是外在标准,内在的实力技能掌握也必须要娴熟。对于射击、搏斗等实战技能要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因此我们看到历史记载的不少唐代名将大多都是有着不俗的能力,也是身高超群的卓越人才。

例如中唐时的名将李晟,作为十八岁就参军东征北伐的他,勇敢绝伦,名留史册。

相关史书记载他的身高已经超过六尺,远远超过基本标准身高。

另一位名将马燧

作为李晟的老乡,也是谋略过人,“姿度魁异,

长六尺二寸

”,也就是如今所说的一米八六的大个子。

正是因为唐朝对唐代精锐兵队的挑选标准上十分严格,

身高要求就已经在一米八以上了,所以屡屡有身高两米的名将,出现在各种历史文献和作品之中。

唐代成年的分界

要说到普遍身高,如今现代男子的普遍标准都是在一米七八的数值上徘徊。而在唐朝,人们对于普遍身高也有着自己的定义。

唐人大多都认为,身高要超过六尺才称得上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

若是一个男子的身高能够超过七尺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儒学家李纲就针对身高的分界曾说过“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为难,纲以为易!”

骆宾王的《讨武氏檄》也对此有着自己的表达“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在他们看来尚未成年身高刚刚过六尺的皇帝,是需要专人来辅助的。

对于他们来说,身高六尺到七尺这个范围就是成年和未成年的分界。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认为七尺才是成年的身高,也会用“堂堂七尺男儿”来形容自己和其他比较有担当的男子。

而且在当时达到六尺身高是很普遍的事情,就连有着七尺以上的身高的男人也是比比皆是。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嗣业了。

作为唐代远赴盛名的名将,他是陌刀高手,并且谋略过人。

身高超七尺的他,在战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

能力超群。和他身处同一时期的鲁炅也是身高七尺有余,并且略懂史书,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士。

除了武将,唐代的文官也有不少身高超过了六七尺的。例如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宗楚客,就有着六尺八寸的身高。

唐玄宗时期的杨广后人也是有着六尺多的身高。

在唐代身高超过六尺就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七尺的身高也不是罕见的事情。八尺以上的身高也是存在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