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之战:“楚庄王”重返人间,秦军在长江流域再无作为

2020-08-01 16:44:54 作者: 鄢郢之战:“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秦楚鄢郢之战似乎等同于楚国亡国,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内楚国一直在苟延残喘。另外,这种看法似乎又和战国末期依旧流传的“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说法有所矛盾。

那么,鄢郢之战是否预示着楚国的灭亡,抑或意味着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呢?

答案是否定的。

鄢郢之战本质上是五国伐齐事件的余波。在第一强国倾覆之后,秦国尝试填补齐国的霸权,而楚国则出手搅局,最终引发了双方在黔中的武装冲突,进而升级为两国的全面战争。

客观上讲,鄢郢之战及前后拉锯战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这是一场以灭国为目标的征服战争。在当时,双方既没有消灭彼此的实力,也没有消灭彼此的兴趣。因此,这场战争的结果原本就和楚国的生死没有特别直接或必然的关系。

结合地图的话,看得会更为直观一些:

图为布哈林的战国示意图,侵删

图为秦楚两国当时拉锯战的局势。

如图所示:

左下紫圈为楚将庄蹻攻秦的大致情况,当时楚军已经深入到了蜀郡侧翼的颠地;

下红圈为之后秦将白起攻楚的大致情况,是役,秦军攻破鄢郢,占领了楚国的江汉地区,庄蹻的退路被断,因此在颠地自立,至此楚军的攻势被化解;

右白圈为楚都郢陈,在郢都失陷后,楚王东迁至此;

右上紫圈为东迁后楚国对泗上地区的攻势,楚廷约在这段时间“收东地兵,得十余万”;

中下紫圈为再之后楚军夺取的“江南十五邑”的大致地区(注),自此战争才告一段落。

(笔者注:此处标记的范围较模糊,因为不好确定“十五邑”的具体面积,这里的“江南”指今巴东地区。)

从两国拉锯战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看出:

秦军在鄢郢一带的军事行动并非以灭楚为目的,其直接目的有二,一为化解庄蹻在蜀郡周边的攻势,二为摧毁楚国可能威胁武关的军事力量,此时秦国完全不具备消灭楚国的实力和条件。

因此,楚国在之后又活蹦乱跳了半个多世纪,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另外,楚国在此役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斩获。一方面,楚国收服了富庶的泗上地区,实力有所恢复;另一方面,楚国通过夺回巴东地区切断了秦巴郡、南郡的水道,此后秦国在长江一线再无作为。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楚国失去江汉的惨痛代价。

此战过后,列国的势力正式划分完毕。自此,秦据西北,楚据东南,“横撑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局势业已明朗,赵国在这一特殊政治环境下被推上了“第二强国”的宝座,战国后期的篇章正式开启。

·

下文为鄢郢之战的具体始末。

以下具体历史事件参考自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不参考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

·伐齐尾声:公元前284年

秦昭襄王23年,魏昭王12年,韩釐王12年,赵惠文王15年,齐闵王17年,楚顷襄王15年,燕昭王28年。

有关五国伐齐的始末,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做过多介绍。这一事件牵涉有大量阴谋活动及政治运作,几乎是战国历史上最漫长、最复杂的一次较量,在这里也很难用很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如果有兴趣的朋友比较多我会在以后找机会整理。

这里,只说五国伐齐的结果:

图为五国伐齐之后,列国对齐地的瓜分情况。

如果所示:

白圈分别为齐国仅存在即墨、莒两都,齐五都中的临淄、平陆、高唐(或阿)均已失陷;

红圈为燕、赵、魏、秦占据的齐地,燕国占领了临淄在内的70余座城邑,赵国占领了济西地区,魏国占领了故宋地,秦国占领了陶邑;

黄圈为楚国占领的一部分淮北地区,另有一支10,000人的楚军以救齐之名进驻了莒邑,楚将淖齿因此被齐闵王任命为齐相——不过,后来齐王和淖齿产生了一些矛盾,淖齿杀死了齐王,后被莒人所杀。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

燕国从伐齐战争中分得的领土最多,魏国吞并的领土次之,赵国再次之,秦国最少,楚国所夺回的“淮北”具体范围不详。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强大的秦国夺得的领土这么少?

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秦国和齐国并不接壤,所以它只能追求的是质量和战略价值,不能追求面积;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江河日下的魏国能吞并一大片富庶领土?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当时宋康王就在魏国,原齐相田文也在魏国做国相,抓到这两张牌肯定有利于拉拢宋人和当地的齐国官员,

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比较弱小的燕国倒能吞并那么大的领土?

这个更好理解,因为列国暂时懒得管。

至于懒得管的原因,无外乎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列国忙于各忙各的没时间理睬,一方面是列国也知道燕国其实吃不下去。

又为什么说都知道燕国吃不下去呢?

我们看一下另一块领土:

图中红圈所示为魏国的河东郡,约四百里左右。

在伊阙之战后,魏遣芒卯向秦国“割让”了这块土地。但在之后的10年之间内,河东郡的治所安邑一直在秦魏两国之间反复易手,甚至在30年以后的阙与之战期间还有魏将公子咎率精锐部队进驻安邑的记录——治所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那么,秦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能完全吃下河东之地呢?

究其原因,以河东郡县之广、三晋卿族之盛,纵使秦国制度再先进,也难以凭借公元前三世纪的行政能力将其快速消化。强秦想要消化晋地都如此吃力,弱小的燕国想要消化整个齐地更不太可能,此时列国选择暂且放燕国一马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秦朝统一以后12年就土崩瓦解,为什么项羽在灭秦后大肆分封诸侯,又为什么到了汉代朝廷依旧要分封诸侯。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