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之战:“楚庄王”重返人间,秦军在长江流域再无作为

2020-08-01 16:44:54 作者: 鄢郢之战:“

楚公室的腐朽究竟是个例,还是代表?

如果是前者,倒能解释为何秦国能够统一中国,至于二世而亡或许只是皇帝的个人行为所致;

如果是后者,则能解释为何韩公室、赵公室、魏公室、燕公室、楚公室、齐公室、卫公室、秦公室为何在短短26年内相继灭亡。

但无论你如何选择,历史都不会因你的判断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在之后,秦廷内部出现有严重的家族化、世袭化,重臣的跋扈,御史的不作为,封君的叛乱,终日折磨着伟大的千古一帝。而在崤山以东,士人在间谍网的金玉满堂间执酒高歌。

公元前207年,西周王朝最后一个世袭制类奴隶主类封建主正式灭亡。士人刘季被关中父老拥戴着成为三秦之主,自此地主阶级正式把控了这个国家的走向。

(全文完)

从上述内容来看,楚廷将秦、魏、齐(或燕)视为假想敌,赵国视为潜在盟国,几乎想以一国之力宰割天下。客观上讲,楚廷此时的举动更像是一种外交攻势,目的是在敲打韩、魏接下来该怎么站队——至于这一战略本身,楚廷大概率不会太过当真。

现如今,楚国出来搅局了。

公元前281年结束。

·司马错的最后一次出征:公元前280年

秦昭襄王27年,魏昭王16年,韩釐王16年,赵惠文王19年,齐襄王4年,楚顷襄王19年,燕昭王32年。

如果上一年楚廷借神射手之口的宣言确实只是一次外交攻势,倒也能解释后来楚国战争动员的迟缓......

秦国则趁机迅速展开了行动。

在北方,秦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代、光狼城,之后双方似乎达成了停战协议,于是赵国把伯阳归还给了魏国,转向攻击齐国的麦丘。

注意,在这里麦丘是被视作齐邑的。可能是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复国了,也可以是麦丘名义上归属了燕国,但赵国以“齐邑”为借口进行攻打。

在南方,司马错则从陇西发兵,沿着蜀郡攻击楚国的黔中地区。是役,楚军大败,楚廷将上庸、汉北之地割给了秦国。

这一年列国的攻势大致如下:

如图所示:

上红箭头为秦将白起攻赵的大致路线;

紫尖头为赵将赵奢攻麦丘的大致路线(注,此时齐国是否复国有争议);

下红箭头为秦将司马错攻楚的大致路线。

这一年结束。

·武安南国:公元前279年

秦昭襄王28年,魏昭王17年,韩釐王17年,赵惠文王20年,齐襄王5年,楚顷襄王20年,燕昭王33年。

楚国大致在这一年完成了战争动员,由楚将庄蹻率兵反攻,大致击穿了黔中、巴郡,向着南郡以南的颠地深入。

秦将司马错在此后不见史册,可能于此役阵亡,也可能获罪被罢免,考虑到年龄问题,自然死亡的可能性也不低。

同年,赵王与秦王相会于渑池。赵将廉颇继续攻齐。

也是在这一年,魏国给秦王写信,称听说秦廷有攻梁的计划,然后表示此时秦廷更应该攻楚。

大致在这一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以骑劫代乐毅,被齐将田单所破,齐国复国。

从这一年的整体态势看,赵、魏两国对秦楚两国之间的战争都没有任何要干涉的意思,而齐、燕两国又发生了剧烈动荡,不可能有任何干涉的能力。

秦廷嗅到了战机。

是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攻取了楚国的鄢城和郢都,楚王被迫东逃。

图为这一年秦楚两国的攻势。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楚将庄蹻的大致路线(这一路线略有争议,可能有点偏);

红箭头为楚将白起攻楚的大致路线,从地名上看秦军当时比较有可能是兵分两路,另一支秦军的统帅相对可能是蜀守若。

是役,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身在滇地的楚将庄蹻则因为归路被断,在滇地自立为王。

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当时秦国对攻楚的态度是十分果断且坚决的,其原因应与当时秦廷的局势有一定关系。

如图所示:

左上紫圈为咸阳,中紫圈为武关,这条交通线是联通秦楚两国的主要路线;

中部红圈所示,为楚系外戚“四贵”封邑所在区域,包括有新城、穰、宛、邓等要镇,其中邓的位置略有争议,所以把两个“邓”都圈在了里面;

下白圈即为楚都郢。

从图中可以看到,楚系外戚的封地基本处于鄢郢之战的后方——只要楚系外戚的态度坚决,白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展开军事行动。

那么,楚系外戚为什么要对母国如此痛下杀手呢?

这是另一个故事,此处不做展开,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后面我们会再作讨论。

除了秦国的因素外,楚国方面也存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楚将庄蹻的远征导致江汉的力量空虚,另一个是楚国在当时很有可能仍未认真进行军事动员。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庄蹻的大致路线,从之后蜀守若的活动范围看,红圈所示的区域有可能已经被楚军夺回;

白圈所示为鄢郢之战的主战场江汉地区,可以看到当时江汉平原的水道十分复杂,并有广阔的云梦泽横贯在当中。

有关庄蹻所部军队的数量没有记载。从庄蹻的活动范围看,他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少,也不会太多。

为什么不会太少呢?

因为庄蹻的活动范围较广,如果只是一支中小型军队的话不太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军事任务,所以大概率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为什么又不会太多呢?

这里有一个历史常识,战国时期虽然经常出现集团军规模的战争,可一旦涉及长途行军,军队数量就会急剧缩减——比如,楚至莒救齐、燕助齐攻宋、秦助魏攻楚、楚攻燕,这些战争的军队规模都在10,000-40,000人之间——军队规模减少并非单纯在糊弄,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自耕农的临时武装不可能维持如此规模的远征,因此只能使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军队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