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之战:“楚庄王”重返人间,秦军在长江流域再无作为

2020-08-01 16:44:54 作者: 鄢郢之战:“

估计有些朋友问:

既然摆明了吃不掉齐地,那为什么燕昭王不学学赵国,找一个相对现实的范围见好就收呢?

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应该在燕将乐毅的身份——燕卿、赵相、魏臣——就此君之后的行径来看,这个人最在意的并不是燕国的利益,而是燕、赵、魏之间的平衡及自身的权势。

截止到这一年为止,列国的实力大致排名为:

秦国是当时的最强国;

楚国是第二强国;

赵国排第三;

魏国排第四,这时的魏国虽有宋地进账,但却有陶邑在背,处境绝对是要比赵国危险的;

燕国排第五,现在的燕国严重“虚胖”,且军队的指挥权上在有一定不稳定因素;

韩国排第六,相比于魏国,它的地理位置更加尴尬,且实力上没有任何补充;

齐国排第七,此时属不提之列。

·酝酿期: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81年

秦昭襄王24年,魏昭王13年,韩釐王13年,赵惠文王16年,齐襄王元年,楚顷襄王16年,燕昭王29年。

秦国立即向魏国发起进攻,秦军先攻取了安城,然后直扑大梁。

与此同时,魏相田文至燕、赵两国求救,得到了一支180,000人的援军。

秦军听闻燕、赵救魏后退兵,秦相魏冉也因此次攻魏无功而返而下台。

是年,列国攻势大致如下:

图中所示:

红箭头为秦军攻梁的大致路线,不过此说略有争议;

紫尖头为燕赵联军救魏的大致路线,统帅应是乐毅本人,疑似在救魏后以赵相的名义为赵国攻下了魏国的伯阳;

黄箭头为赵将廉颇攻齐阳晋的大致路线,白圈分别是齐国五都中的高唐、阿、平陆,此时3个城邑究竟在燕、赵哪一方的手里并不好说;

红圈为当时齐国仅存的3座城邑,也就是莒、即墨、聊城。

公元前283年结束。

秦昭襄王25年,魏昭王14年,韩釐王14年,赵惠文王17年,齐襄王2年,楚顷襄王17年,燕昭王30年。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救魏展开了报复,攻取了赵国2座城邑,具体位置有一定争议,疑似在今山西汾阳一带。

同年,秦、魏、韩三国相会,秦廷有重新构建连横的倾向。

“完璧归赵”事件疑似发生在这一年,秦廷似乎有意试探赵国的态度。

公元前282年结束。

秦昭襄王26年,魏昭王15年,韩釐王15年,赵惠文王18年,齐襄王3年,楚顷襄王18年,燕昭王31年。

秦军继续攻赵。

魏国大抵在同时期于卫国境内与赵军交战。

图中所示:

红箭头为秦攻赵的大致情况;

黄箭头为魏攻卫的大致情况。

是年,秦将白起忽然掉头攻击魏都大梁,而后被燕赵联军困于林中,秦廷被迫承认了赵国在济西、燕国在胶东的占领才算解决(见杨宽《战国史》P430)。

同年,秦廷当时的国相下台,魏冉再度成为秦相——至于在林中之战以前还是以后不明。

总结来说:

这一阶段秦廷的真实目标不详,可能是想折腾魏国来为攻赵创造条件,也可能是想折腾赵国来为攻魏创造条件,还有可能是想折腾魏、赵来为攻韩创造条件,可能秦廷内部也没有一致观点。

尽管这一年秦国的动向让人捉摸不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秦廷正尝试重新构建连横,要么是秦-韩-魏-陶,要么是秦-赵-陶。

图中,红线和白线是秦廷的两种连横方案。

显而易见,秦-韩-魏-陶的连横方案尤其不能被楚国接受。

为什么呢?

原先秦、韩、魏三国联盟的时候,楚国可以和宋、齐联盟进行对抗,现如今齐、宋均已倾覆,燕国又无法替代齐国的位置,一旦秦国和韩、魏联盟的话,楚国就会陷入外交孤立的窘境。

也是在这一年,楚廷借一个神射手之口宣布了一项宏伟的战略规划:

这一战略规划大致分为3个阶段:

黄箭头是第一阶段,楚军从三个方向出击,西线切断魏国和秦国本土的联系,中线切断大梁与秦国陶邑的联系,东线则包抄陶邑的后方,最终占据大梁。

灰箭头是第二阶段,楚军采取闪电战的战术,从莒出发,利用河道快速攻取临淄北部的浿丘,而后顺势占领即墨,再后面就可以一举收服泗上列国。

紫箭头是第三阶段,在趁着秦攻三晋的疲劳之际,楚军应攻击汉中和方城的楚国故地,接下来封锁函谷关,就此占领崤山以东的广袤地区。

·鄢郢之战的具体影响:

显而易见,鄢郢之战与楚国的生与死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在当时,秦军的极限就是大别山,消灭掉楚廷唯一的办法只有拉拢魏国联合攻楚——偏偏此时又正赶上魏昭王逝世,魏廷在这一阶段不大可能有大动作。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鄢郢之战的影响。

首先,鄢郢之战直接确定了战国后期的局势划分,秦据西北,楚据东南,“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态势已昭然若揭,这一政治格局甚至延续到了秦末——在秦灭六国的12年后,楚王“扶苏”、景驹、熊心、项羽再次举起了纵方的大旗。

其次,鄢郢之战以后,楚国失去了威胁武关的能力,秦国也失去了长江作战的能力,自此列国的纷争完全聚焦于中原——这一态势直接塑造了赵国“第二强国”的表象,也间接促成了再之后魏、赵先后的回光返照。

最后,鄢郢之战中彻底暴露了楚公室的腐朽糜烂。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