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造银圆详细描述

2020-09-05 09:18:25 作者: 云南省造银圆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自古为重要白银产地,《西汉·食贷志》所记载的朱提银即产于云南昭通的朱提山,故云南习用生银与其他各省无异。清末时,云南出产一种形制特别的银锭,即俗称“牌坊锭”或“马鞍银的五两银锭。云南最早大量引进银元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接受搭拨在来自湖北“协饷”内的饷银,“协饷”是清税收富裕的省份对地方贫瘠、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的补助款。

云之南的新老银元

20世纪初由于滇越铁路的兴建,以法国贸易银元为主的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作为发放工资及支付运费之用。据《新纂云南通志·币制考》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锡良移节督滇,当时川、鄂两省所造大小银元数量充裕,在向其换取运回开通风气后,民众渐知其方便之处,银圆渐受市面欢迎。通用的中国龙银以湖北的为主,来自四川、广东的亦多;洋银除俗称“坐洋”的法国贸易银圆外,英国“站人”也很通行,滇西则以印度卢比较多见,“鹰洋”在云南流通不广。虽然每年由建造铁路公司输入百余万银元,加上边境贸易流入的,但当局仍嫌通货不足。同年,当局派员至上海信义洋行洽购德国苏勒厂( Schuler)制造银元用机器筹设云南银圆局,次年购地建厂并于是年底完成,机器则经香港分批陆续运到。

光绪三十四年正月(1908年2月)滇局改名为度支部云南造币分厂并正式开制银元,这是清代成立最晚的造币厂。当时清政府正在整顿币制,裁撤各厂,由天津总厂负责,但顾及幅员辽阔,仅保留鄂、粤、川、滇四处改为分厂,后增加南京共计六厂。该年度海关蒙自口报告记载:“查滇省龙圆局业经起造,凡造出龙圆流通不少。后面当中铸龙样,边用英文,铸明云南省七钱二分;正面当中铸光绪元宝,边铸云南省库平七钱二分。”此为云南以机器制造银元之滥觞,后因碾片机压力过小,又通过上海地亚及碾轮。同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溥仪登基次年改年号为宣统,各省也随之将币铭改为“宣统元宝”。滇厂所添设备先后于宣统二年五月(1910年6月)运到,因逢市面铜元缺乏,转而生产铜元。就在此时,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规定“自本则例奏定之日起,所有各省现铸之大小银铜元一律停铸”。中央为统一币制,将各厂收归部办,原有大小祖模一律销毁。

“老云南”与“新云南”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银元有两大类,最简单的辨识方法就是看背面有无英文。由光绪三十四年的关册中可知,最初发行的是“中铸龙样,边用英文”,此版银元在当地俗称“粗字满龙”或“粗字粗龙”,泉界习称“老云南”。与其他省份龙银相比,“老云南”图文较为深峻。

另一种设计简洁、龙面无英文者,是民国成立后制造的。清政府虽推动新国币拟统一全国的银铜币,但新币尚未发行,武昌却事起,在未领到部颁祖模以前,云南地区仍需大量银元以供流通,在原有模具销毁的情况下只有另起炉灶。自行生产的新币当地称为“细字小团龙”或“细字细龙”泉界习称“新云南”。1924年出版的《昆明市志》记载:“宣统三年,为统币制起见,乃将粗字粗龙各祖模全行销毁,专铸细字细龙者……以后流通甚广,遂专工铸造,其余多停铸,故现今流通市面者,多系细字细龙各币。”

两种银元的数量以新版为多,但“新云南”相对于“老云南”有一特殊之处在于有不少银币铜样存世。由于有款边铭是德文,笔者推论当时订购机器之际也委托德方代刻币模,此模具即“新云南”,可能因形制与他省不符而未被采用。民国时期厂方将留存的进口德国币模整修后投产造币。《昆明市志》记载销毁的粗字粗龙祖模应是在国内制成,也就是说,以币模制作时间的先后而论,新云南”才是“老”云南,“老云南”其实是“新”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