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正式成立后,涌现出了很多的能人异士。有苏轼笔下雄姿英发的周瑜,也有被后人供奉到现在的关羽,还有就是军师孔明,不管是文将武将,都有人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和故事,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名气没有其他人的大,不过只要一提起他大家心头都会浮现出一个白面书生似的武将形象,他就是常山赵子龙。之所以说他是''白面书生'',是因为他本人没有张飞这些人看上去那么彪悍勇猛,但是他也为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了刘禅,这一战绩不仅在蜀国,对于整个三国时期的来说,都是很大的功劳,让他声名鹊起,谁也没想到平时跟在刘备身后,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军事任务的他,会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如果是对三国这段历史了解比较深刻的人来说,会发现他的一生基本没有吃过败仗,说他为常胜将军一点都不为过。
而他本人平时也比较低调,为人处世没有张飞那么咋呼,虽然没有和刘备拜把子,没有经历三顾茅庐,但是也深得刘备诸葛亮的信任,甚至在蜀国的一众文将武将中都颇有威信。这是为什么呢?最开始的时候他追随的是公孙瓒,公孙瓒能给他荣华富贵和滔天权势,而他并不看重这些,能够追随公孙瓒看中的是他身上的救世理念—仁政治国,他认为公孙瓒能够完成他济世救名的梦想。
他既然因为这个原因追随公孙瓒,为什么后来又投靠刘备了呢?其实是公孙瓒在龙凑之战战败后,采取了自保的战略,部下已经不怎么信任他了,后来他被袁绍所灭。而赵云在追随公孙瓒期间和刘备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对于刘备心里的雄才大略和治国理念想必是清楚的,他自身也和刘备一样有着同样的信念,那就是心怀天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所以他能追随刘备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这一点上看,说他是个心怀百姓的儒士更确切些。事实上,作为一个将军,因为有诸葛亮和庞统这样的谋士在刘备身边,他自身显示出的文人气质被这些人掩盖住了,没有人注意到他在战场上杀伐果断对待敌人毫不留情的背后,其实心里则住着是一个愿意为了百姓而牺牲自己利益的儒士。之所以这样解读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刘备得到宜州的时候,按照当权者的意思是要把得来的战利品,比如房屋田产这些东西奖励给功臣的,其实刘备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既收买了军心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他在这一点上想的并不够长远。因为赵云清楚的看到了这样做的弊端,在他看来如果把田产房屋奖励给将士们,将士们跟着刘备行军打仗为的就是能有过日子的本钱,现在奖励很轻易就得到了,满足了自己的需求,那么谁还想着打仗呢?
再说那个时候三国鼎立,都想着能不能吞并其他的国家强盛自己,面对的敌人比较多,现在还不是让战士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好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把田产分给最需要这些的益州百姓,让他们有田可耕,有房可住,百姓生活富足了,蜀国安稳没有内患,这样做收买的是整个益州城的民心,也让将士们为刘备打仗更有信心了。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劝刘备的,刘备也认为赵云这么想是对的,这才能把宜州攥在手里长达五十年。
第二个原因是刘备准备攻打吴国时,赵云认为先攻打的应该是魏国,篡权谋逆的国贼是曹操,只要灭了魏国,擒了曹贼,东吴对于蜀国来说就不是什么威胁了,再说当时曹丕已经称帝了,曹魏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引得民怨四起,这时候讨伐魏国的话百姓是站在蜀国这边的,天时地利人和中,最重要的一点''人和''已经达成了,有诸葛亮在,其他两个因素估计也不在话下,攻打魏国其实相对比较容易。
不过这一次刘备并没有听取赵云的意见,把赵云留在大本营坐镇,一意孤行亲自率军攻打东吴,结果大败于夷陵,后来逃到了永安,等赵云率军到永安救援时东吴的军队早就撤退了,这一次给蜀国造成了不能弥补的伤害,让蜀国元气大伤,自此之后蜀国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实力大不如前。估计刘备不带赵云去攻打东吴也有赌气的成分在里面,他身居高位听不得谏言,最后差点让整个蜀国陪葬,真是得不偿失。
赵云的一生都在为百姓寻求出路,希望有明君能够统一三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过到死他都没能实现愿望。活着的时候为了蜀国为了自己的理想鞠躬尽瘁,死后被封为平顺候,能够在武侯祠中享受万世香火,受百姓供奉纪念,让后人聊以慰藉,他为百姓追求的''平''和''顺'',终于在千年后实现了,虽然时间跨越的太久,但也算是完成了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