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更替满族何以战无不胜?透过扬州十日记分析明朝社会的风貌

2020-09-08 03:04:50 作者: 明清更替满族

明清更替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环,满族人以十余万众入主中原,征服了人口过亿的大明王朝,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传奇史诗,不禁让人瞠目结舌,感概万千,关于这段历史,当我看过一本明人的著作后释然了,他就是扬州十日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的《扬州十日记》,透过此书我们来分析明朝灭亡,满人入关两者间的关联和必然因素,此书堪称奇文,以一些真实的细节反映了明朝末年亡国灾难来临时人们的心态之麻木和社会状况之恶劣。

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除了发一些感慨外可谓百无-用。从宴请明将、到迎接满军,他是一-心自保,只求远离是非当个旁观者;从遇到大难到涉险度过,到感念红衣人出手相救,也只是哀怨天灾人祸,时运不济。没有显示丝毫的国家仇、民族恨的观念。如果满军没有屠城,可以设想其必然是心平气和、感恩戴德、尽力效忠新主。实际上,扬州十日后不久,满军进入南京而没有屠杀,市民额手感滂,知识分子纷纷投效,光投递给清军首领的名帖就堆积成山,以至清王爷多铎都因为鄙夷而弃置不理。从今天的观点看这类人麻木不仁,卖国求荣,无疑是败类,而在当时他们不仅是绝大多数,还自认为不是‘寻常人等’呢~难得的是作者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环境,这并非出于勇敢,而是他还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这样的知识分子及好地注解了偌大的明朝如何亡国给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满人。作者的老婆在不多的描述中形神兼备、有血有肉,跃然于纸上。她的感情似乎是现代的,是与我们相通的。从她因为面临六险和死亡而哭泣时的真实情感流露,到大难临头时从容分发财物,到被发现后坚决要丈夫藏匿独自一人应付,到最后要求丈夫抛下自己独自逃离险境,寥寥数十字的描述,真实不加润色,我们已经看到一个中国妇女坚韧果敢、感情细腻而丰富的美好形象。而正是这种美好形象更加成倍地加深了大屠杀的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如此的男人配上如此的女人,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与我们的女人相比,军人真是民族耻辱~明朝总人口数千万,军人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满族的人口总数。可满人仅仅借凭几万人的军队就横扫天下。今天我们不能理解明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但文章中真实的细节给了一点难得的注解:大敌当前,明将领往来宴请,吹拉弹奏,还想着找当地人士要个名妓做声色之娱乐;明士兵住在人家祸害扰民敲诈勒索无所顾忌,招人厌恶。满军入城,军人或混同市民狼狈逃窜,或藏匿于民居,或宁肯逃跑自己摔下城墙而死也不敢与敌持刀相向。用一个女诗人的诗来描述他们最合适“二十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

军人的耻辱之后才是民族的耻辱。这篇文章应该作为教材拿给所有的中国军人看,看他们的责任所在。另-个让我们惊异的是当时的社会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外敌入侵我家园,屠杀我民众,强奸我妻女,而从人民的反应中既看不到同仇敌忾的精神,也看不到复仇的勇气,看到的竟然是无耻之极的趁火打劫。城内是‘尸积如山、 婴儿遍地、百口交啼、哀鸣动地’,城外是‘眼红城中财物丰富,就趁火打劫,结伴在夜间难民逃亡之要道设伏盘诘路人,搜刮金银’。等到满军屠杀势头稍减,扬州城内幸存者之间竟然趁乱行凶:“ 每天往来趁火打劫的人不下数十人,虽然并不手持兵器,但也明火执仗,威胁恐吓,敲诈财物,常有人被他们手持木棒殴打至死。这些人一遇到妇女,仍不放过,掳劫奸淫无恶不作,真不知是满兵是明军还是乱民。到后来,原为明军的汉奸军入城,见到持续数日的扬州大屠杀空前惨烈的此情此景,他们的反映是“其掠夺比满兵更甚,最后仅剩的寸丝半粟,也被搜罗一空,尽入虎口,前梳後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只能说当时的社会道德已经彻底沦丧,社会风气已经完全败坏,这是一个理所当然应该彻底崩溃的社会,也算是创下了一个古今中外所罕见的事例。对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追逐利益在起作用外,其所作所为都已经没有任何道德或人性的约束了,更不用什么民族国家大义了,真不知道这样的人与畜生有什么区别。更大的悲剧还在于他们是处在象畜生一样被屠杀的地位。此时我不禁有一个痛苦的疑问“屠杀的责任有多大程度在于他们自身呢”?

社会腐败到极点,知识分子麻木到极点,军队象一群绵羊,社会风气彻底崩溃,人民只能等待被屠杀或是被赦免,女人只能等待被挑选和接受强奸。同时代欧洲文明在崛起,在准备征服世界, 而我们千年不断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到此只造成如此恶劣结果~堂堂中华文明何致沦入如此地步,真值得我们思考。

历史的尘埃已经落定,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思考和反省,所谓有因必有果,软弱落后就得挨打,没有骨气就得当奴才,这是不变的定理。满族勇士以十数万人入住中原,百年间开疆拓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有着天然的战斗气魄和进取精神。从长远来看要胜于中原的儒家思想保守主义,满人能够入主中原有着其必然因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