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刘备,放刘备?曹操犹豫不定时未听此人建议,错失一统三国!

2020-09-09 12:22:49 作者: 杀刘备,放刘

杀刘备,放刘备?曹操犹豫不定时未听此人建议,错失一统三国!

大家一定听说过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典故,《三国演义》把这个桥段演的十分精彩,关羽被演绎成重义气的好汉,诸葛亮差点因为之前立军令状的事情杀掉关羽,刘备等人苦苦求情,最终关羽才化险为夷,继续效忠蜀汉。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个故事,倒有一桩曹操放走刘备的典故,就是我们熟知的“煮酒论英雄”。

刘备在听到把自己视作和曹操一样的英雄人物,当时吓得筷子都掉了,事后更加惶恐不安,在于自己的2位兄弟商议后,就借机讨伐袁术离开了曹操的势力范围,这才有了后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刘备不是逃走,而是继续留在曹营,也许面临着杀身之祸,或者被曹操软禁在身边,可为何英明一世的曹操会放虎归山呢?

姑且不论曹操是如何看待放走刘备这件事情的,作为曹操属下的谋臣,他们应该给到曹操好的建议啊。当时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主张杀,一种主张留。那么,作为当时曹操的第一智囊——郭嘉,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按理说,像郭嘉这样聪明绝顶的人该不会看不透刘备吧,他也没能成功劝阻曹操,最终还是让刘备有了机会逃走,却是为何?

有关郭嘉的态度,史书上有两种记载,第一种记载,郭嘉认为刘备不能杀,因为2个字,那就是“诚信”。诚信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被人重视,可在三国乱世能够讲诚信的人不多,但郭嘉却劝曹操为了诚信也不能杀刘备。因为他觉得曹操之所有取得当时的成就,是因为诚以待人才换来的,刘备来投奔你,你把他害了,这就是不诚信,天下人如何看你?

史书的原话是“以一人之患,绝四海之望,请明公慎之。”意思是,杀了一个人,而让天下人寒心,请主公慎之又慎!第二种记载,有所不同,郭嘉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不能纵虎归山,否则后患无穷,应该早点做安排,史书的原文是“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全曹操杀掉刘备吗?其实不然,这与第一种记载的观点并不冲突。

“为之所”并不是要杀掉刘备的意思,而是早做安排,这种安排肯定是不能放,也不能杀,那是什么呢?聪明的读者一定想到了,没错,就是软禁。大家都知道,古时候两个国家为了表示双方不会轻易发起争端,有“质子”这么一说,就是把某国的皇子软禁在另外国家,其实曹操也完全可以把刘备软禁在身边,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其实无论哪种态度,看得出来郭嘉还是比较英明的,关于刘备的处置方法也是想的比较周全的。可是,不知道为何,杀刘备,放刘备?曹操犹豫不定时未听郭嘉此人的建议,导致他错失了一次一统三国的绝好机会!也许曹操认为刘备虽然是英雄,但如今是落魄的凤凰,没必要对其出手;也有可能曹操的自负蒙蔽了他,一时仁慈没有下手。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一说,曹操即使再英明,也不能未卜先知,刘备在逃出曹营的几年后,就请到了诸葛亮,谁也没有料想到,一个躬耕于南阳的谋士,可以搅动三国的乱局,把一无兵,二无财的刘备,辅佐成蜀国的君主。或许,这才是三国最有魅力之处,看似最强大的曹操,在有生之年,也并没有一举吞并蜀国和吴国,最终还被司马家族得到了实质的好处,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