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并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所以,品读诗歌作品,实际上就是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如李白在得知唐玄宗召他入京时,他兴奋地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词,便是和喜怒哀乐中的“哀”有关。它便是北宋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江城子》这首词便是苏轼在他的妻子去世十年后,即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创作的一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全词哀切感人,读后令人心痛。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寥寥7字,便让无数人读后落泪。“十年”二字,对于诗歌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哀”的表现。如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中的落寞、萧索。其实最能表现“哀”的“十年”,便是这句词中的“十年”,它是苏轼结发妻子王弗去世的十年。生死相隔,苏轼心中的哀情可想而知。
紧接着两个短句“不思量,自难忘”,则烘托了苏轼整个十年间的哀情,并且奠定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它说明苏轼这十年间即便强忍着不去思念,可往日的美好却是始终难忘。这也为下片中苏轼梦中回忆往日的美好生活做了铺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苏轼这种急于想要和妻子诉说的情感,因为阴阳两隔,则格外感人。
上片最后三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通过一个不可能的假设,即两人再次相逢应该互不相识了吧?来表现对妻子的深切怀念。其实,苏轼明明知道自己,就算现在没有灰尘满面两鬓如霜,也是不可能再和妻子相逢的了。而苏轼却偏偏这么说,既加深了对妻子的情感,又为下片梦中相逢做了铺垫。
下片“夜来幽梦忽还乡”开始,便是苏轼的梦境。只见苏轼在梦中回到了当初和他妻子幸福生活的地方。他看到了妻子和以前一样,正坐在窗边打扮梳妆。按理说,苏轼好不容易和妻子能够再见,即便是在梦中,也应该高兴呀。但苏轼却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正是苏轼笔力奇崛之处,因为只有无言,才能显得沉痛。也只有无言,这个梦境才符合词意,尽显哀切凄凉。
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从梦境回到现实,并设想妻子在地下的十年里,也是日日夜夜肝肠寸断,思念着自己。由此可见,苏轼对其妻子沉痛的悼念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最为哀切,毕竟明月亘古长存,此情却如白居易诗中所说:“绵绵无绝期”。
综观苏轼的这首词,陈师道曾言:“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可见苏轼对其妻子的深情。苏轼这首词,也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堪称史上最感人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