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这种官员管辖着府州县,级别还要高于知府,为何却名声不显

2020-09-09 19:30:34 作者: 明清时这种官

大家在观看反映明清时期的影视剧以及小说等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涉及许多官员的名称。有在京城里的六部官员,省里有总督、巡抚和布政使、按察使,再往下是知府、知州,以及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知县。这是大家经常见到的一些官员的称呼,但是在镜头的闪现之间以及一些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可能也会出现发现“道员”、“道台”这样的官员及称呼,它究竟是什么级别的官员,主要管什么呢?

道台府

清代小说家吴研人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有一篇名为《贼老爷》的故事,大概意思是清末的时候,官员是可以花钱买到的,一个贼用偷来的钱捐成了知县,后来又成了安徽臬台。在臬台任上他还用偷来的钱给两个儿子分别捐成了道员和知府,直到再想偷钱给第三个儿子道员时被人发现。

故事里的“臬台”对省级负责监察工作的按察使的尊称,按察使位置在相当于今天省长的布政使之下,一般布政使出缺后由按察使接任。故事里的主人翁给两个儿子分别捐了道员、知府,可见这两个官职是在臬台之下,并且两个职位级别相差不大。

昌平州城图,红圈内为霸昌道衙署

明初因为省级分设布政、按察两司,但辖区过于广大,所以就由布政司的佐官:左右参政、参议等都各自负责处理一部分府、州、县的民政,这就是称分守道;而由按察使的佐官副使、佥事等各分管一部分府、州、县的刑名按劾之事,称分巡道。除了分守道、分巡道之外,还有兵备道、水利道、盐法道、督粮道、督册道、清军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专务。这些道的主官就叫做“道员”,而比道员地位低的人尊称道员为“道台”。

大名府城图,红圈内为大名兵备道衙署

大名兵备道衙署图

清初时沿袭明制,但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罢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名称,统称分守道、分巡道,道的长官称为道员,管辖相应的府、州、县,成为布、按两司与府、直隶州之间的一级行政组织。到了清末又根据时局的需要在各省设置海关道、巡警道、劝业道等专职道。

江宁府粮道衙署

因为道员在一开始是由布政、按察两司的属官分理政务而来的,因此道员在清初时无统一官品,其官品看其系衔而定,比如系衔为布政使司左右参政、参议,按察使司副使、检事,则分别为三、四、五品。

济南府城内的济东泰武临道衙署

乾隆十八年七月,乾隆谕:“直省守巡各道,着俱为正四品,停其兼衔”,即守巡各道道员停止兼职,成为了专职,品级为正四品。而此时知府为从四品,明确了道员的官品要高于知府。

同时要求专务道的职能为“皆掌佐藩泉,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砺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倡所属而廉察其政治”即专务道管理全省某一事务,但不分管地方,无守土之责。

济宁直隶州内的兖沂曹济道

在明代守巡道、兵备道的辖区是互相交叉、不相重合,实行的是交错控制府州县的管理体系。清朝已经演变为每道各管一个地区,各不重叠,只有个别守巡道仍实行明代制度。

清初的顺治年间守巡道、兵备道员的职责主要是对地方文武官员的监察、剿灭盗贼、操练兵马、督催粮饷、稽核兵饷、修浚城池、禁革奸弊、开垦荒地、清理词讼等。守巡道员下辖道标,为绿营的组成部分。道标一般设有中军守备一员,标兵数量各省不同,以一百名者居多,也有二三百名的,前后也有变化。道标的主要职责是守城,其次是维护辖区内的治安。

上海县城内的苏松太道衙署

后来由于局势趋向稳定,同时国家财政因百废待兴出现困难,从顺治六年开始裁撤那些控制稳定地区的守巡道员。采取文武分治政策,兵备道、分巡道对绿营的监察功能丧失,所有守巡道员的道标全部被裁撤,守巡道员由举足轻重、兼辖文武的中层地方官员,转成了无所事事的冗员。

到康熙六年七月,全国有十个省区不设守巡道,只保留少数全省性的专务道,施行省一府一县的三级行政管理体系。直隶省则因特殊的行政体系而保留全部守巡道。有一些虽然还保留着守巡道的名称,但性质已经改变,如江南省淮海道专管海防,不再管理地方事务。

徐州城内的道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