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

2020-09-16 09:20:46 作者: 杜甫为什么是

《古柏行》:“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露文章”:言柏树无花叶之美,但挺立茂盛,自令人惊叹。“未辞剪伐”:指不避砍斫。言古柏本是栋梁之材,可惜无人采用。杜甫既赞诸葛又明己志。

对诸葛亮不能实现大志的遗憾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运移”二句,言刘汉帝业的命运势将转移,亮虽志决于恢复,而身歼于军务,这是不可挽回的事。

《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卧龙”敬指诸葛亮,有佐刘备三分天下的功劳;“跃马”指公孙述,在白帝城跃马起兵,曾在蜀中成称王。诗人由这二人的祠庙,联想起他们曾英雄一世的伟业,他们都是那么悲壮惨烈的结局,不由得宽慰自己的孤独寂寥,真有一点痛苦也算不了什么。

对有才之士不能正用的感叹

《古柏行》:“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此处先有比喻:大厦即将倾倒了,多么需要能支撑它的栋梁。可是大厦的主人却想不费功夫(无真心诚意)就得到栋梁之材,那是不可能的。

《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昏庸的君主大都不识才,更何况朝廷内“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屈原《涉江》),鉴于现实如此,有才之士的怨嗟是徒劳的。

登临白帝城,表现忧患意识

《上白帝城》:“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意何长”问公孙述为什么要恃险割据称霸。借古讽今,伤乱忧民。

《上白帝城二首》:“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就是偏远的巴蜀之地也有战乱,军阀、盗贼到处都有,统治者还加重赋敛,使百姓难于生存。

对国家战乱的不满,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夔州歌十绝句(之九)》:“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杜甫所处的年代就是这么一个兵荒马乱,充满天灾人祸的现实。“愁破”与“天凉”是说在诸葛武侯祠内受到荫庇,暂时忘掉了苦难的现实。

《阁夜》:“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在战争阴云笼罩的时刻,四野里忽然传来悲恸的哭声,因为他们听见了征战的鼓角,引发了久郁的怨恨。伴着“野哭”,数处响起的是渔夫樵子的“夷歌”(当地少数民族唱的一种民歌)。悲切的歌声引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对天下永安的期盼

《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遗恨”:刘备与诸葛本是坚持“联吴抗魏”的,有先取魏再定天下的战略。可是刘备为了讲义气,替结拜兄弟关羽报仇,破坏了“联吴抗魏”的战略,轻率出兵,大败于猇亭,退守于白帝城,使蜀国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六次伐魏无功,留下了不能统一天下,使天下永安的遗恨。

《诸葛庙》:“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梁父”“梁父吟”(也作“梁甫吟”),诸葛亮在南阳时所作古辞,吟颂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的大智大勇。“躬耕”,诸葛亮离开茅庐时,嘱咐其弟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山是为了治国平邦安天下,还想着功成之日回家过吟诗躬耕的田园生活。

杜甫要积极入世,除弊匡时,期盼着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太平,然而朝廷离夔州太远,自己的官位太低(只是一个虚位的工部检校),生命的时限也所剩不多,“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上白帝城二首》),“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赠郑十八贲》)。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个思想觉悟高的人,他终于明白他手中最有力的武器是诗歌,因为他的诗歌能表现自己的崇高思想品质,张扬强烈的政治期待;他的诗歌忧国忧民,伸张正义的情操受到世人敬重;他的诗歌能反映现实,警醒唐王朝息兵爱民和谐社会;他的诗歌能激励人心,鼓动官员忠君爱国做道德的风范。

因此,杜甫在白帝城写的《八阵图》具有强烈的政治期待就显而易见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是多么希望自己像诸葛亮一样成为贤才,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为民分忧,多么希望自己如孔明自由地施展才能,报效国家,最好也能功成名就;“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的雄心壮志如“江流”,天下大势如“顽石”,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六出祁山,却不能完成统一大业,自然有遗恨。而杜甫“穷年忧黎元”“济世肯杀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说自己有理想,有才能,有期待却不被理解,久久得不到朝廷的任用,国破家亡,君不君,臣不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谁是“江流”,谁是“顽石”,就不难而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