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后人境遇大不同,一个卑躬屈膝投降,一个为国尽忠阵亡

2020-09-16 16:24:29 作者: 张飞后人境遇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司马懿、董厥和樊建。原文如下:

懿正催战间,忽流星马飞报,言蜀兵两路竟取大寨去了,懿大惊失色,乃谓众将曰:“吾料孔明有计,汝等不信,勉强追来,却误了大事!”即提兵急回。军心惶惶乱走。张翼随后掩杀,魏兵大败。张郃、戴陵见势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蜀兵大胜。背后关兴引兵接应诸路。司马懿大败一阵,奔入寨时,蜀兵已自回去。懿收聚败军,责骂诸将曰:“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众皆羞惭而退。这一阵,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却说孔明收得胜军马入寨,又欲起兵进取。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诸将无不感激。后人有诗叹曰:“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旬日之后,孔明唤董厥、樊建等入帐分付曰:“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不如且回汉中养病,再作良图。汝等切勿走泄:司马懿若知,必来攻击。”遂传号令,教当夜暗暗拔寨,皆回汉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再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峙。其间诸葛亮连续施展计策,令司马懿损失惨重,狼狈不堪。但就在此时,传从成都传来消息,张苞伤重不治去世。诸葛亮痛哭不已,口吐鲜血。不久后,诸葛亮下令全军撤回汉中。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得知张苞身亡后的反应,叫做“放声大哭”, 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出现的这段张苞身亡及诸葛亮大哭的故事情节,完全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张飞传》载:“(张飞)长子苞,早夭。”这也就是说张苞既没有参与过诸葛亮的北伐之战,更不可能在两军阵前身负重伤并不治而亡。这个人物之所以被小说作者安排在北伐的战场,完全为了给诸葛亮的北伐增色。

不过,张飞一门并没有因为张苞的早夭而断了香火。张飞生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据《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载:“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章武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十五年薨……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朕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今以贵人为皇后,使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持节授玺绶。勉修中馈,恪肃禋祀,皇后其敬之哉!’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从这个记载中得知,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都成了后主刘禅的皇后。小女儿后来还随刘禅被迁往洛阳。

除了长子张苞之外,张飞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张绍。《三国志?张飞传》载:“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从职务上看,张绍没有像父亲张飞一样驰骋疆场,而是成了一位文官。《三国志?后主传》中刘禅写给邓艾的投降信中说:“谨遣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缓,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可见在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张绍并没有像父亲张绍一样视曹魏为仇敌,而是卑躬屈膝成了投降派。

尽管张家出了张绍这样的投降派,但还有一个为国尽忠的勇士,此人便是长子张苞的儿子张遵。《三国志?张飞传》载:“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于绵竹,与邓艾战,死。”危难之际,张飞的孙子张遵为蜀汉帝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