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在诗人杜牧的诗中,男人鬓边戴花是风靡唐朝的习俗,大家都以此为美,而且不觉得奇怪。
而从现代审美去看,这种行为本该是女性专属,娇美的花朵饰品,和男性阳刚粗犷的气质不符,看起来怪异矛盾,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娘"。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男人的举止十分守礼得体,除了叉手礼、递名刺、跪拜礼等既定礼俗外,会客前必定沐浴熏香,以表示尊重。
但恪守礼制的唐朝男人,在穿搭文化上却引领了古今中外的时尚,无论是头饰服装还是形象管理方面,审美度和影响力都胜过其他朝代。这是为什么呢?
一、"鬓边长插四季花"的独特风俗
1、头戴簪花,从宫廷兴起的流行元素
名著《水浒传》里有个奇特现象,梁山好汉都喜欢戴花。杨雄头戴芙蓉花 ,燕青的耳鬓常插四季花,阮小五则喜欢石榴花。文学大多取材于生活,可见男子戴花在宋朝已经是普遍现象。
民间男子都以戴花为美,在宋朝宫廷更是把戴花看作重要礼俗,象征吉祥和喜庆。宋仁宗宝元年间,司马光考取进士,进入宫中参加闻喜宴,仁宗就当场给所有登科的男子赐花佩戴。
其实,戴花的流行元素不是宋朝独创,大家都知道唐宋文化传承紧密,这种时尚最早起源于唐朝,与唐玄宗有直接关系。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外出春游,看见诗人苏颋写诗精妙,便把自己鬓角的"御花"插在了苏颋头巾上,从此之后"时人荣之"。汝阳王李琎也因戴着簪花敲击羯鼓跳舞,而获得了唐玄宗赏赐的贵重金器。
帝王喜好更容易形成"上行下效"的现场,平民男子模仿戴花的行为,也是一种渴望融入上流社会的心理。
2、戴花风俗甚至跨越了时代
唐朝男子戴花的习俗不仅在全城盛行,还影响到了其他地域,这种风俗的传承甚至超越了时代。
在《辽史》里,就有君王"赐(进士)宴,簪花。"的记录,《金史·册皇后仪》也写到了宫廷宴会上"设食、簪花、教坊作乐"的欢乐场面,如此看来,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受到了唐宋时尚文化的影响。
到了明朝时期,这种簪花依然保留。迎接春日、庆祝登科、皇子出生、婚嫁贺喜、战士出征归来等重要时刻,上到皇帝百官,下至百姓小厮,都会戴花来制造仪式感。
二、唐朝男人为何以时尚著称?
1、穿衣不顾僭越,追求美感
唐朝男子被誉为"时尚",可不止因为簪花一个风俗。服饰上的改革和创新,不顾僭越而追求美感,也是他们获得认可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男子喜欢戴幞头,这种类似折上巾的头饰源于西周少数民族;服饰则吸收了胡服的美感,以圆领窄袖的襕袍和袴褶为主;鞋子种类虽然繁多,但靴最受欢迎,有些女子扮为男装时也选择穿靴彰显英气。
部分男子为了追求美感,将腰间佩戴"绶"的颜色换成了高品级官员的同款,文宗继位后,曾明令禁止这种僭越的做法,但是成效甚微。
兼容并蓄的穿着,充分证明了唐朝多民族融合后,男子更注重审美标准;穿衣僭越的现象,则可以看出唐朝男子对时尚的执着。
2、出现护肤、刺青等美容习惯
杜甫的诗里提到"口脂面药随恩泽",在《酉阳杂俎》里也有同样的记载。口脂、面药,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唇膏和面膜,而在腊月初八赏赐大臣护肤套装的人,正是唐中宗,宫里专门有"尚药局"来制作美容用品。
坊间和宫廷的习俗一致,非常注重皮肤保养,家境殷实或贵族男子,还会经常嚼沉香、麝香来清新口气。如此精致的仪容管理,唐朝男人对时尚细节的把控就不言而喻了。
除此之外,唐朝中期还流行刺青。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时的男子确实有这种喜好——在皮肤上刺出图案后染上墨色,图案大多还原诗歌里的美景意境,有个叫葛清的荆州人,身上就刺了三十多张图,全是和白居易的诗有关。由此还衍生了一种新型职业: 劄工,专门做刺青师。
唐朝男子的美容更为大胆新颖,这些行为的产生,离不开整个社会思想开放和革新意识强烈的推动,也让他们的时尚称号更加名副其实。
3、唐朝美学文化影响力更大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罕默德劝诫弟子到唐朝留学时,唐朝与亚欧各国的交流盛况空前。日本、朝鲜、波斯、印度、阿拉伯等国家都和中国有密切往来,在这个过程里,唐朝吸取了国外的文化精髓,自身先进的文化也影响着周边国家。
在美学方面,唐朝男子的服装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非常大。奈良时代,日本根据我国江浙一带的"吴服"改良形成了和服样式,百姓的穿衣习惯也从左衽变为右衽,日本天皇更是下诏,全国的制衣用冠都必须仿照唐朝风格;朝鲜的服装则吸收了袍的优势,大多为轻盈飘逸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