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正黄旗满洲人,叶赫那拉氏,其父尼雅哈是努尔哈赤之降将。
明珠的岳父倒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即多尔衮之兄阿济格,阿济格因太过狂妄欲夺辅政大权,被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所擒,几遭清算。
身为阿济格女婿,明珠自然也跟着遭了殃,仕途尚未开始,就变得灰暗无比。
即便情形对明珠如此不利,他依然可以脱颖而出,甚至位居相国,“掌仪天下之政”,自然有其超出凡人之处。
影视剧中的明珠
明珠聪明伶俐,能言善辩,通晓满汉文学,又能察颜观色,办事周全,屡被提攫。先从侍卫起步,继之迁内务府郎中、总管,再迁弘文院学士,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之后任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职,风头一时无两。
在仕途上能取得如此之骄人成绩,断不是靠着小聪明就可以起家,明珠自有他一身好本事。
明珠步步高升,深受康熙信任,而最终得宠,却是因为赞成撤藩。
康熙之初,南疆大定,留重兵镇守: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三人拥兵割据,是为“三藩”,三藩之中,又以吴三桂实力最强,骄纵异常,乃为康熙心腹大患。在其亲政之初,将三藩与河务、漕运列为重中之重,是其重点处理的政事所在。
亲政之后,康熙便积极部署撤藩事宜,而明珠则为其得力助手。
康熙十二年(1673),尚可喜率先上疏,请求撤藩,归老辽东,由长子尚之信袭其王爵,留驻广东。吴三桂、耿精忠见势心虚,亦于次年奏请撤藩,借此试探朝廷。康熙召开议政王会议,商讨撤或不撤,意见分成两派:图海、索额图等人主张勿撤,免于激怒三藩,造成不可挽回之局势;而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认为要三藩并撤,否则定成大患。
不及弱冠的少年皇帝康熙,甚是英明果敢,在此问题上,他认为已未有转圜之余地,须当机立断:“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遂做出三藩并撤决断。吴三桂在此进退两难的形势之下,打出“反清复明”之旗号,举兵叛变,耿精忠、尚之信二人继之,三藩之乱由此而始。
不料祸事连连,撤藩事刚有眉目,京城里杨起隆举事,北方察哈尔阿尔尼叛乱。人祸之外,又有天灾,京师先来了一场大地震,紧接着又有太和殿火灾,之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崩逝。
天灾人祸一并发生,仿佛要考验这年轻的康熙皇帝。京师之内,人心不安,各种小道消息流传,刚刚稳固下来的大清政权,面临着一次巨大危机。
索额图借机发难,要求康熙追究主张撤藩的明珠等人之责,并予诛杀。康熙当然不会杀明珠,对其信任反而与日俱增,倒是索额图自己,被康熙大加斥责,康熙撤藩之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经八年苦战,终于取得削平三藩,使大清政权彻底消除隐患,从此稳固。之后,康熙再接再厉,决定武力统一台湾。在收复台湾过程中,明珠居功至伟,正是他主张由施琅独自带兵,方使得施琅拥有独立作战之权力,免去了旁人掣肘之可能。在康熙看重的另一项重要事项河务中,明珠亦积极参与其中,他推荐治河能手靳辅,使黄河复归安宁。
康熙朝之初,四大臣辅政,鳌拜独专大权,逼得康熙设计擒拿鳌拜,索额图居首功,从此开始索额图掌权的时代,康熙所以扶植明珠,亦有对抗索额图的政治需求,对其进行牵制,而不致再形成昔时鳌拜独断之情形。
康熙读书坐像
索额图与明珠,皆为朝中要臣,政治理念殊异,从而成为官场上的死对头。观二人处事方式,亦完全不同:索额图为人倨傲放肆,对于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多予斥责打击,对皇太子胤礽极尽奉迎拍马之能事;而明珠为人谦逊和气,轻财好施,喜欢拉拢新人,对于不依附自己的朝臣,则采取阴谋构陷,对于奉迎皇太子的人,明珠从不接近。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明珠的政治谋略和远见显超索额图。只不过,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一切皆有可能,但看两人最终的命运,颇值得玩味。
康熙二十六年,御史郭琇弹劾明珠,细数春八大罪状,欲将明珠置于死地。在处理明珠问题上,康熙帝“不忍遽行加罪大臣,且用兵之时,有效劳绩者”,故采取宽容的处理方式,革去明珠大学士职务,授为内大臣,明珠同党余国柱、科尔坤、佛伦等革职。
明珠之贪渎和勾结朋党,从某种程度说,乃是康熙放任之结果。正系他暗允明珠发展党羽,实出于牵制索额图势力之需要。但当认为明珠势力过大,若不加约束,可能危急自身统治时,便开始着手予以整顿。也只有老奸巨滑的皇帝,才可以将众大臣玩弄于股掌之中,但这招使用不当,也会有负作用,正所谓“伤人八千,自捐一千”。
康熙二十七年,康熙下令革去明珠和勒德洪大学士职务。不久之后,又让他担任内阁大臣,依旧留在自己身边。自此明珠退出内阁,不再受宠,意味着其政治生命的终结,这难免令掌惯大权的明珠郁郁寡欢,这情绪一直到他病逝;而他的政治对手索额图,因为拉拢太子,广结党羽,而为康熙帝所诛杀。
值得一提的,纳兰明珠的贡献,不唯其政绩,他还生养了一个叫纳兰性德的儿子,是为有清第一大词人,写出“人生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般美艳词句,引得后世无数文艺青年争相引用,以为知音。有好事者考证,《红楼梦》中贾宝玉之原型即为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