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当年汉武帝在写完轮台罪己诏以后,他也随之逐渐的远去,随着他即将逝去的生命,汉武帝临终之前安排了几个托孤大臣,在选择托孤大臣的过程中,他选择了桑弘羊,也选择了金日磾,这些人要么有着独特的身份,要么有着惊人的治国才能,但只有一个霍光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大的才能,而且这个人的性格也不强硬,从头到尾都是唯唯诺诺。那么问题来了,当年汉武帝为何会选择霍光当托孤大臣呢?
关于这一点,以前小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所谓的托孤大臣,一方面要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另一方面还有协调各方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还有力挽狂澜于将倾的魄力。因此有了这样的大臣,才能够顺利的帮助太子渡过权力交接的危机,并且能够震慑所有的,有其他想法的大臣。但是如果真的要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霍光此人好像与这一切都不挂钩,他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甚至在当时看来他还没有勇气。虽说历史后来非常的颠覆,霍光这个人直接突破了他以前所有的不好的形象,成为了一个有魄力有勇气甚至还有能力的大臣,但至少在汉武帝的时代,他的表现可不是如此,难道说汉武帝真的能未卜先知吗?
后来仔细研究历史才发现,原来当年汉武帝选霍光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问一个不太恰当的原因来说,当年汉武帝曾经真正喜欢过的人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卫子夫,一个是卫青,还有一个是霍去病。这三个人帮助他奠定了爱情的基础,奠定了大汉帝国的天下,所以汉武帝对于这三人的印象肯定非常深刻,虽然当年他们差点成为了仇敌,并且汉武帝亲手终结了这一切的羁绊,但是在他临终之前肯定非常的想念这些人物。而且我们都知道一个老人在回顾人生的时候,肯定会恍惚之间把某些人当成自己认识过的那些人物来看待,这位霍光是霍去病的兄弟,因此汉武帝有可能在恍惚之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霍去病的影子,也希望他成为第2个霍去病守护帝国。当年在小说里面对这一个原因描绘得很精彩。
当然这个原因不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的这个原因才是重点,因为一个帝国在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权力斗争,虽然每位君王都非常的害怕这种现象的出现,但只要有权力传承必然就有阴暗斗争,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种斗争不仅仅是要面对外部大臣对于新任皇帝的某种权利的冲突,还包括了获得托孤大臣权力的那些大臣之间的竞争。因此汉武帝害怕这些人斗起来,外面的人打得不亦乐乎,里面的人也打得不亦乐乎,打到最后就是太子没有人管了,到后来新任皇帝被架空了,这是汉武帝最害怕出现的现象。我以后都要做的事情就是挑选一个稳妥的人,这个稳妥的人一定要协调各方,至少要避免冲突。
看来看去汉武帝最终能挑选的人物只有霍光,因为在史籍记载中,霍光是一个连说话都不愿意超出一个字的奇人,而且根据历史记载,他每天去上班,甚至是站的位置都绝对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不差分毫。所以这个人物虽然看起来有些唯唯诺诺,但实际上他却拥有着惊人的稳重性。因此假如未来真的出现了什么大的麻烦的时候,这个人会非常的沉得住气,并且能够协调各方的力量,而且正因为这个人不强硬,所以它可以充当润滑剂,润滑各方的矛盾,以此来避免天子被架空。
我们不得不佩服,汉武帝其实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在那样的混乱之中,而且之前出现了连续的太子被废的事件,霍光此人他真的是一个很适合的调和剂,一方面他避免了托孤大臣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他在未来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化解了国家政策的冲突,并且还化解了皇帝的冲突。所谓国家政策的冲突就是,桑弘羊依旧主张激进的改革运动,想要让帝国延续汉武帝时期的沸腾政策,结果霍光坚决阻止并且通过皇帝的手段,让他们作茧自缚稳定的朝政。在这一点,霍光没有选择冲动而是选择的冷静,使得无为而治的政策再一次降临汉朝。
紧接着在废立皇帝的过程中,虽然他的政策有些粗暴,但是这个人非常的持重,他知道如果让一个几近非常荒淫无度的君王出现在尚未,那么帝国又会出现沸腾的景象,所以为了保持这种中庸与稳重,为他让新任皇帝刘贺退位,并且让后来的皇帝刘病己上位。因此从皇帝的选择和冲突之上,他也选择了一种比较激进的保守,那就是让帝国继续维持着平稳的发展状况,避免继续汉武帝时代的冲突政治。也正因为他这一连串的操作,桑弘羊的激进派被消灭,而刘贺这样的糊涂君王也被换掉了,最终迎来了一个有能力又能持重的汉宣帝。
所以说,从这一事件我们也能看出来,越是在危险激进的时候进行权力变更,越是要挑选一个稳重的大臣来进行接管,因为有的时候能力其实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人能够维护各方面的利益,保证整个局势的稳定,因为在动荡之际,只有稳定才是真正的发展,如果真的在乱世之中迎来了一大堆的男人,想要积极的施展自己的抱负,那么结果就是让乱中更乱,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得了比较重的病,不能用猛药而应该用缓慢的中药来治理。当年的霍光就是那一剂中药,而汉武帝就是一个妙手回春的君王,他最终拯救了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