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是错的。因为蜀中无大将的原因,并非蜀国大将死得早,而是因为蜀国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窘况。这个责任,要由诸葛亮来负。
蜀国前期,人才济济,不管是五虎上将,还是魏延等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材。这些人是谁发掘的呢?是刘备。与诸葛亮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
刘备死后,老将们渐衰。蜀国就开始后继无人了。究其原因,就是诸葛亮不善于用人,更不善于挖掘发现人才。
比如魏延,能力不低于五虎上将。虽是降将,可既然已经接纳人家投降,就不能老是防着人家啊。
可是诸葛亮呢,整天散布不利于团结的言论:魏延脑后有反骨,早晚必反。
废话,任谁天天这样被怀疑着,不造反才怪。先有尧舜之君,后有尧舜之臣。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很值得商榷。
当然,诸葛亮也发掘过人才。最著名的就是马谡。马谡算是他的徒弟,与他朝夕相处,诸葛亮应该对他非常了解。
可就是这个马谡,制造了失守街亭的惨案。
这个事情其实不能全怪马谡。既然让马谡做主将,就应该完全信任他。可诸葛亮偏偏派了个老资格的副将王平监视他。马谡本来就心高气傲,怎能容忍别人在旁边指手画脚?于是,他几乎是为了置气,就做出了在山上安营扎寨的决定。
以马谡的军事素养,他会不知道扎营山上的害处吗?他其实就是要与王平反着来,以证明自己的高明,并建立自己作为主将的威信。
结果就悲剧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诸葛亮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更遑论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