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宗”在福建南安的田园梦

2020-09-21 17:28:09 作者: “一代诗宗”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西安樊川)人。晚唐大臣、诗人,“南安四贤”之一。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节度使府为幕僚,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被贬为濮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韩偓墓位于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村杏田自然村,该墓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坐东向西,墓丘平面呈“风”字形。除了两侧的石羊、石虎,还有四尊石将军分守在两边,对视而立。而在龟背形墓顶前立有墓碑,高1.7米、宽0.8米,上刻楷书“唐学士韩偓墓”。

今年9月初,韩偓墓被列入第十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

位于南安市丰州镇环山村的韩偓墓。

弘一法师有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站在一块高大的墓道碑旁,手持念珠庄严站立。墓道碑上几个大字很是显眼“唐学士韩偓墓道”。照片拍摄于1933年,那天,他与广洽法师等人乘车前往泉州净觉寺,途中弘一法师发现路旁矗立着晚唐诗人韩偓墓道碑,随即欣喜若狂,当即下车瞻谒。自此弘一法师开始推崇韩偓,持续七八年。他与高文显等弟子开始搜集有关历史记载和韩偓在南安等地的传闻轶事,着手编写韩偓传记。

弘一法师与韩偓墓道碑合影。(资料图)

韩偓是谁,为什么弘一法师如此看重、推崇。

资料显示,韩偓的墓道碑早已不知所踪,但是留下了他的墓葬。古墓所在地是泉州南安丰州镇杏田村。在地图上,杏田村是藏身于葵山群山之中的一个自然村落。

我带着好奇心,邀友人一起来到南安丰州,寻找韩偓史迹。从丰州镇,有一条通向桃源水库的泉永古道,沿着古道步行一个多小时就能找到杏田村。沿途山道蜿蜒,林木繁盛,山泉水潺潺,犹如进入一处秘境。步行至村口,眼前豁然开朗,有一方水塘和题写着“杏田古地”的王公庙。村内分布着不少红砖厝,古厝依着山势,环绕着水塘和附近的田地。我们向村民打问韩偓墓在哪里,村中的一位老人先不带到古墓所在,而是把访客带去见一位正在干农活的老先生。

听说来看古墓,老先生笑着问来历。答复寻访古迹。他听完笑着说,先把手里的活儿做完,就带大家去看。他一边干活一边和我们聊天。整个村子都姓颜,古稀之年的他名天柱,是杏田村的前任村书记。30多年前他当村干部的时候,村中颜姓长辈就派给他一个任务,要为葵山半山腰的唐代大学士韩偓守墓。从他口中,我们得知,这个村里的颜氏族人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像祭拜自己祖先一样祭扫韩偓墓。清扫、献贡品、放鞭炮、三鞠躬……一样都落不下。村民日常还要对古墓进行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老人做完手里的农活,拿着一把镰刀在前面带路。春夏之交草木茂盛,通往古墓的小路茅草长得一人多高,他一边锄草、一边清理出通道。

来到古墓前,只见这里三面环山,墓前竖着一块花岗岩墓碑,阴刻楷书“唐学士韩偓墓”。这块碑是清末举人曾遒所书,走下一个台阶,墓的正中间摆放着巨石,在老人的提示下才注意到是砚台形状。墓埕的两侧分立两位石将军,他们身披铠甲双手持剑柄,剑锋向下,对视而站,很是威武。再看石将军表情,他们个个眉头微微皱起,厚厚的嘴唇紧闭。嘴巴嘟起来的样子如同香蕉黏在脸上,加上严肃的表情,看了让人不禁想起香港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情节。不过仔细看,有一位石将军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这位石将军站在古墓右侧,他的头不是端正地向正前方望去,而是歪向左侧向远处眺望。

老颜指着石将军远眺的方向说,那边也有一座古墓,是韩偓好友傅实的墓。韩偓去世之后,就是傅实依照唐代旧制为韩偓修墓。

提起韩偓,他原本是翰林学士,一位抗忤权奸的忠臣,又是晚唐著名诗人。“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亚,实为唐末完人”,清朝大学士纪晓岚这么评价韩偓。可他为什么会从长安(西安)一路远涉来到泉州南安,最终安葬于此呢?

答案就藏在韩偓的诗作。研读他的诗作,清晰地看出诗人一生的轨迹,也解答了他远赴千里之外的疑问。

他才华横溢,被尊为“一代诗宗”,10岁就赋诗送姨夫李商隐,被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公元889年,韩偓在唐昭宗即位当年考上进士,一直被皇帝器重。从他的诗可以看出,此时仕途上春风得意,生活上优渥奢华,所作的大多是“月色明如画,秋堂复夜阑。瑶池何悄悄,银剑尚姗姗”一类的诗句,充满了缠绵浪漫的色彩。

大诗人似乎还在风花雪月中,朝廷的腥风血雨可说来就来。韩偓是皇帝的红人,可他是想要夺权的朱全忠(即朱温)的眼中钉。韩偓也看出朱全忠的野心,也多次和他作对。有一次,朱全忠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遵守礼制端坐不动,引起朱的恼怒。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