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的龙套帝,风云儒将李典,若非英年早逝历史必将改写!

2020-09-22 14:26:35 作者: 演义中的龙套

李典,在演义和演义副产品影响下,被人认为只是一员凡将甚至庸才,今天,来为他平反一下。

一、演义中的李典

《三国演义》中,李典跑龙套的戏份很多,出场机会多,但通常只是副将或者助手。

如第三十六回中:

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遇着主角级的赵云,哪有不败之理。但以李典这类智将,按常理不会走出去单挑。

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中,李典是其中一路军将领,这回下场是被徐盛打败。

不过,就算演义也有如实反映他实力的部分,火烧博望坡之战中,他发现刘军用火计,但无奈主帅不听劝告,加上发现太迟,已经无力回天。

在长板桥之战,他劝曹操要小心刘军的计谋,不要胡乱追击,曹操不听,果然中计。当后来威逍遥津中,虽然锋头大多被张辽所占,但他也算分得一个位置。

二、真实的李典

《三国志》中,他的生平主要记录在《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内。我们看看《三国志》怎说吧。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父为李乾,有点家底,很早已经追随曹操讨伐黄巾,吕布突袭兖州后,派薛兰和李封说得当地豪强,李乾不从被杀,曹操派李典出兵,成功获胜 ,被封为颖阴令,中郎将,后迁离狐太守。

吕布死于公元198年,突袭兖州约于公元195、196年,以公元215年死时三十六岁计算,李典初次领军,肯定不够二十岁,甚至只有十六七岁,又岂能不说句英雄出少年?

官渡之战间李典负责押运粮草,补给在大军团战中是很重要,保证补给是军中重任。打败袁绍后,他升为裨将军。讨伐袁尚、袁谭之时,他继续负责粮草,看见有机可乘,不顾曹操指令,自行攻击敌军,取得胜果,可见其人不单眼光准确,能以大局为重,难怪一直得到曹操信任和重用。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使刘备北侵,夏侯惇领兵,刘备退兵诱敌,李典看穿计谋,可惜大将不从,曹军此战败阵,但因为他看破对手计谋进行部署,减少自军损失,曹操十分欣赏。

建安十四年(209年)起,李典与张辽、乐进驻守合肥,李典与张辽关系不好,但当孙权在公元215年领兵包围合肥时,他坚持公私分明,为国效力不计私人恩怨,总之在三人合作下,大败孙权大军。

他在三十六岁时死去,谥号为憨侯,绝对是英年早逝。《三国志》中说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他本身很喜欢学问,不与人争功,尊重知识分子,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军中被人称为长者,可见其人素质之高。

李典出道之早,有成就之早,在三国时代是很罕见,少年已经有所成,可惜也英年早逝,要不,魏国历史可能会大大改写。

说一个有趣的,推算下来,他跟司马懿的出生年份差不多,如果他不是这样早死,三国中期戏码可能换了是李典vs诸葛亮,不过,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