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杀四方的神兵利器“戟”,为何唐宋之后极少出现在战场上

2020-09-22 21:31:45 作者: 曾经大杀四方

上图_ 唐代鎏金马槊,马槊,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

其次,即便是在汉末三国这一戟类兵器盛行之时,戟也并非唯一的主流兵器。

在汉代,随着铁制护甲的普及和骑兵的发展,人们尝试过很多长柄直刺类兵器以适应骑兵之间的正面对决,例如铩、槊、鋋、矟等。经过不断地理论研究及实战检验,最终结构简单但非常实用的矛、槊类兵器脱颖而出,成为了将士手中的新宠。

上图_ 马槊,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

三国时,张飞、马超都是善使马槊的名将。到两晋南北朝时,各方势力的骑兵几乎都选择以马槊作为主战兵器。且因为具装骑兵的出现,戟放弃了已经无用的勾割功能,横枝改为向上折翘的造型。这种改变的初衷是为增加一个刺击的尖锋,但实际上多出一个尖锋没有太大用处,反而增加了生产和训练成本。

对于文盲率较高的古代将士来说,武器自然是越简单越好。到了辽宋金元时期,随着灌钢法的广泛运用及冷锻技术的出现,连长枪的破甲效能都受到了极大制约。因此这时期的军队便依赖于铁鞭一类的打击兵器来有效杀伤得到优质铠甲保护的敌军,戟就更没了用武之地,其被军队放弃也是迟早的事。

上图_ 钩镶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

第三,谈及戟的衰落,就不能不提它的一个天敌——勾镶(亦写作“钩镶”)。

说来有趣,它和戟一样,也属于复合型兵器。它是将盾、钩合二为一,其本体是一面盾牌,盾牌的上下两端则安装铁钩。一般其下端钩长为十五厘米,上端钩长为二十五厘米。作战时,士兵可左手持勾镶,右手握刀或枪。当敌方用戟发动攻击时,己方可以顺势用勾镶的铁钩勾住其横支,令其在短时间内无法再次攻击,然后紧接着用右手持握的刀或枪反击敌人。这种武器的出现,使戟遭到极大的克制。而随着戟逐渐被边缘化,勾镶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图_ 北宋《大驾卤簿图书》中可见,所用的冷兵器已不见戟的身影

不过,戟在唐宋之后虽日趋式微,但或许是因为颇具颜值的缘故,它并未像勾镶那般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是和斧钺一样,逐渐成为一种礼器。如《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太宗制舞图,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披银甲,执戟而舞。”

此外,唐代还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办公机构门前可以陈列长戟,并由此形成了专门的列戟制度。而在普通民众之间,戟也深受习武练武之人的喜爱,直到今天练戟者仍屡见不鲜。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史记》《战国策》《东观汉记》《三国志》《晋书》《魏书》《细说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

【2】《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军事卷》徐寒

【3】《后三国战争史》陈峰韬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