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刘备,为什么会败?成于仁义,败于仁义。
‘汗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兴复汗室,匡扶正义,振朝纲,挽礼教,拯救天之于水火中’,这是刘备逢人就说的话题。
他和诸葛亮的君臣友谊,堪称万世师表,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他与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更是儒家的教科书典范,益冠海内外。
取了西川,继而拿下汉中,俯视天下,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上将,战将千名,肥沃巴蜀,虎踞荆州,他离成功只差那一点点,真得就是那一点点,但,为何会败哪?
夷陵之战,江东才子陆逊一把火,让蜀汉70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这是刘备兵败以至郁郁而终的直接原因。正如高祖皇帝说,我只能带10万军,而韩信是多多益善,400年后,我们的刘皇叔没意思到这点,他是志大才疏,根本运筹不了70万大军啊。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吃败仗,直到隆中遇到了诸葛孔明,人生才得以开挂,君臣之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节节胜利,一直到上文提到的占领汉中。但转折点就在这,举全国之力东征伐吴,居然没有带上诸葛亮,他们的合作、信任、友谊出了点小问题。问题在哪?
1、登上黄位后,过于自信,乃至有点膨胀。人在困境中,处处谨慎,反而不会有大灾,越是在大胜、大喜、大成之时,容易忘形,没有敬畏,最容易栽跟头、出大事。
2、用我们主席的观点说,他没有把握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座上汉中王,主要矛盾是伐魏,一是出兵有名,二是地利条件占尽,上随天道,下随人意,伐魏成功,吴则自降,但刘备不顾诸葛亮、赵子龙等满朝文武反对,一意孤行要伐吴,而在当时,伐吴是次要矛盾。远征东吴,跋山涉水2千余里,粮草辎重数以万计。
那为什么,刘备一意要伐吴哪?
历史走到这,出了一个很大节点、转折点。刘备以仁义闻名天下,起初打江山主要是靠他的二位贤弟,关羽和张飞,关羽大意失荆州并被吴军斩首后,刘备的心绪大乱,关羽在他心中的地位,当时可能超过诸葛亮,于是乎,他为了一己之私,也是为了所谓的义,冒天下之大不违,一意伐吴。正巧,此时,张飞因打骂士兵,睡梦中被手下取了首级,刘备觉得因伐吴被耽误,间接导致张飞招此毒手,和诸葛亮产生了裂缝。于是乎,东征伐吴开始了。这一刻,就是这一刻,是刘备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三国的转折点,也是历史的转折点,注定了刘备的失败和三足鼎立的形成。
3、他的对手,吴国,看似弱小,但自古江东多才俊,陆逊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时这地,他正好出现。其韬略智谋不亚于当年火烧赤壁的周朗啊。
成于斯,败于斯,刘备靠仁义起,也是被仁义杀,一个人的优点不够多,那是因为他的缺点不够多,这就对了,公平了,符合规律了,能毁一个人的正是成就他的东西。
这就是命吗?我认为更多的是因果。很多东西看似偶然,其则必然,背后有一张看不见的手在操控,这张手就是规律,或者说是天道,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历史不能假设,更不能重来,但不变的是人性,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