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怎么读书,文化水平也很低,究竟是靠什么一统天下的?

2020-09-23 21:33:50 作者: 朱元璋没怎么

公元1356年的三月,朱元璋攻占了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同时占领了两浙,建立并巩固了以应天为中心的江南根据地,可以说是兵精粮足,人才济济是实力大增啊。和周边其他割据政权的矛盾也是日益尖锐了。而此时朱元璋的东北方有张士诚,西南面有这个陈友亮,东南有方国珍,陈友定,显然如果不尽快消除这些敌对势力,就无法继续发展,进而统一全国。

在众多割据势力当中,张士诚最为富有,陈友亮最为强大,但是张士诚狡猾并且懦弱,而这个陈友亮就比较彪悍。张士诚,陈友亮,到底灭谁为先呢?这个问题在朱元璋的军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产生了分歧,许多将领都建议先除掉懦弱的张士诚,再攻打陈友亮,毕竟张士诚比较弱,灭掉他相对容易些,但是有一个人他却持不同意见,这个人就是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认为凡是作战中知道自己比较弱的往往都是采取防守的策略,因为和当时的陈友亮相比朱元璋了解自己的实力那是比不过他的。特别是陈友亮的水军,那么知道自己没有作战获取胜利的可能,就应该稳固防线。等待着敌人出现破绽的时候,战争中的守绝非是单纯意义上的被动防守,更不是坐以待毙,守的目的在于等待进攻的敌人出现纰漏。而后乘机一击,反客为主。《子兵法中》有这样写道:硬打不能取胜的时候咱们就要防守严密,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就如同深藏于极深的地底下,只有这样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够夺取胜利。

战争的攻守转换是瞬息万变,顺则攻,逆则守,把攻守上升到知战的境界之上,充分表达出守战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攻守思想其实对朱元璋夺取天下,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元璋认真听取了刘伯温的意见,与群臣坐下来,冷冷静静的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了对策,他们认为陈友亮傲气十足,张士诚则是气量狭小,傲气十足的人好生事儿,气量小的人一般毫无远见只会安于现状。因此攻打他他只会被动死死坚守阵地,而如果这样,西边的陈友亮看到机会了,必然会倾全国之兵攻打过来呀。使得自己处于了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反之,先攻打陈友亮张士诚绝不会向陈友亮伸出援手。而远道而来的陈友亮那个时候孤立无援,则会必败无疑,等打败了陈友亮之后再去攻打张士诚那就犹如探囊取物一般,是唾手可得啊。

该想的都想明白了,从这种分析出发,朱元璋首先与陈友亮在鄱阳湖摆开了战场,还真是不出所料,张士诚果然是袖手旁观,朱元璋以全力对付陈友亮,并且以并不强大的水军经过了几次交战围剿之后动摇了陈友亮的军心。断了陈友亮的粮草,最终是获得了全胜。

之后朱元璋又发兵攻打了张士诚,从此再也没有能与他对抗的力量,而后朱元璋是乘胜进军,向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进发,以摧枯拉朽之势最终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至此社会最底层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一跃成为了天下的主宰。朱元璋出身贫苦,没什么学历,为生活所迫,是给人家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可谓是穷困潦倒至极啊,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能够君临天下呢?

从历史资料来看,朱元璋其实最为人称道的优点呢?主要有两点,第一,能够虚心纳谏,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对于下属是比较礼待的,他重用刘伯温又收拢了一帮子善战的武将。这些能人每当有合理的建议提出来的时候,他多能够认真的分析,虚心的采纳,比如朱元璋率军打下了徽州以后,李善长他献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短短九个字朱元璋便压制住自己称王的强烈欲望。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的负担,因而使得部队是兵强粮足,管辖范围内的百姓也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出他深谙怀柔政策,懂得因人制策,收服民心。他有这个高超的智慧,第二点就是根据对方的属性来提供合理的作战方案,朱元璋深知陈友亮张士诚的性格以及弱点。并能够根据二人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所以他才能够抓住时机,将其各个击破,成就自己名垂青史的宏图伟业。朱元璋深深的懂得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所以乞丐出身的他最终能够登上九五之位。

作为日常生活的我们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也都能用得上这些兵法中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