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制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极为重视的,它关系到一国的稳定与安危。元末时农民起义军四起,朱元璋脱颖而出,不断斩将夺地,将元军打得溃败四散而逃,他麾下的军队威风八面,显示出强悍的军力,这样的战绩是与其所实行的卫所兵制密不可分。
朱元璋每攻下一地,都会视当地当时的情况设置所或者卫,招募士兵,驻扎兵力,屯田开荒。
卫所内的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自给自足,能够有效地解决后勤补给问题,起到高效组织和管理军队的作用,这种制度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赫赫的战功。
然而在明朝中后期,这样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却随着明朝的贪腐昏聩的历史进程,逐步走向衰落进而全面崩溃而消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卫所制的发展和壮大
明朝的卫所制是在元朝军卫制的基础上,结合朱元璋治军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而来的。其以维和所为核心,建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军事组织结构。
最基层是10人组成的小旗,5个小旗组成1个总旗。
2个总旗再加上各级低级军官共112人组成百户所,长官是百户。10个百户所共1120名军人组成千户所,长官是千户。5个千户所共5600名士兵组成卫,上司是卫指挥使。
卫上面就是省一级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在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是国家层面的大都督府,分为5军都督府,分管全国所有的卫所。
明朝军队数量比较庞大,最多时约有280多万。
卫所军户实行世袭。明初的军户有三部分组成,起义的农民、投降的元军和被判充军的犯人等组成。一人参军,全家皆为军籍,且军户后代要一直继承这一身份,使军籍固化。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愁兵源,军户只要有后代就有兵卒。坏的方面是,什么级别的军户,其后代则一直是这个级别,想要升迁极为艰难,人一出生就可以看到一辈子的天花板,没有上升空间,缺乏前进动力。
卫所制采取寓兵于农的策略,通过军屯由军队自给自足,干农活和守城的士兵大致是七、三开。
实行军屯,使得明初的荒地得到开垦,经济得以复苏。而且在边疆地区实行屯田,还兼具行政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和管理。
二、多重矛盾推动卫所制消亡
1班军轮戍京师致边境空虚
明朝永乐、宣德间,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开始实行班军制度,就是各卫所军队轮番赴京编入京城操练,以保卫京师或以备出征的制度。班军制度初始目的是练兵强军、防御外敌,再加上进行修筑城哨、建造城堡等一定量的工役。
然而实行时间一长,弊病渐渐产生。到明中后期,呈现出的情形是大量班军被驱使操持工役,或者被官宦豪强私自役占,只有很少一部分班军还能够肩负起防御边境要塞,日常操练都做不到,精兵强将更是无从提起,致使班军的作战能力逐渐降低。
因为驱役过重过繁,各地军队在被征调入京的途中,就经常有军士逃跑,致使赴京班军的员额明显不足,难以完成下达的营造等任务。
为补足兵员的不足数额,后来的叛军入京后就不许返回原地。可这样一来就导致原地卫所的人员空虚,留下的少数官员因可用之兵极少,更加变本加厉地私自役使军士,越发地贪污暴虐。
等到边境告急、敌寇来侵时,就常常陷入无兵抵抗的危险境地,造成军事防御能力大幅下降。
2"公私"双重占役引军兵反抗
"公役"主要是皇亲国戚的占役,明初就有皇族及高级官员私役军士的事情。这种现象随着班军入京而日形严重,军役繁重导致兵变时有发生。
正德年间刘瑾专权的时候,派出爪牙党羽到处丈量屯田并不断作弊,随意虚报增加士兵所耕田地亩数,克扣军卒饷粮,激化军卒不断酝酿的愤怒。
下级军官高真、郭成等人发动兵变,明代朝廷起初是发放银两进行安抚慰问,然后又派兵严酷镇压,把高真等人秘密擒拿杀害。
之后,大同又发生兵变,朝廷派出三镇兵力进行攻伐,全城的军民尽力死守,半年没有攻克城池,最后不得已用发放粮饷赏银,捉拿祸首平息民愤了事。辽东也随之在辽阳、抚顺等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兵变,也是将近半年才被镇压下去。
"私家"占役指的是军队里的将官役使军士干私活,这里主要是那些镇守总兵、指挥千户、百户等有实权的官吏。这些军官在贪污的同时往往私自占役军士,役使军士进行庄田的耕种,以及贩运私盐、修筑私人宅第、伐木冶炭、开窑烧造砖瓦等。
明中期后军队中军官役使士卒干私活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军士苦不堪言,逃亡人数不断增加,而空出的名额又被军官用老弱病残进行充数,军队的战斗力又被削减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