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决定战争胜利的“阵法”到底是个啥东西?实在太神秘

2020-09-27 15:27:25 作者: 古代战争中,

据说,“阵法”始于黄帝,他为了打败蚩尤,从九天玄女那里学到了“天一遁甲”。

当然,这是一个无法考证的事情。不过,在武王伐纣时期,却可以找到阵法的运用证据:“周师……陈于牧野。”一个传说,一个史实,看似毫无关联,却都是共同阐述了一个“真理”:在古时,阵法对于战争的胜利,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我国对古代军阵进行钻研的军事学博士金玉国对“阵”的定义: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的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换句话说,阵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和组合。

其实,阵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它是伴随军队的出现而产生的。一场战争中通过有效合理的“布阵”,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在最初的时候,阵法也是非常简单的,大家一字排开、或者排列成方形。之后,随着对军事作战研究的深入,阵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战国时期的齐国军事家孙膑,其著作《孙膑兵法》中,就汇集了前人的智慧详细讲述了十种“阵型”及其使用方法。“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等。可见,阵法在西周及春秋时代极为盛行,而后续的历朝历代对阵法都各有研究。

当时,有了“阵法”的“助威”,可以起到凝聚军队士气、统一调度指挥,做到“兵种”上的“扬长补短”,并根据作战地形及时应变。

在这里,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敌我双方兵力、实力相当,那么,怎样才能打赢仗呢?

于是,有人给出了答案:用方阵。

此阵有利于长矛兵的发挥,还能以“盾”构筑起“防护墙”,在攻防兼备的情况下,是可以瓦解对方单兵作战优势的。

其实,中国与西方都有利用方阵取胜的著名案例。

这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诸葛亮的“八阵图”,其从“八阵”推演而来。在《三国志》中,描述的文字并不多,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是详细地描述了陆逊误入“八阵图”的故事。

该阵法内圆外方,按照八卦的排列顺序,虚虚实实,大阵包小阵,在瞬间便可分割敌军的实力。对于当时常用的方阵、圆阵、锥形阵等,都可破解。看《问对》,也可见当时统治者对该阵法的高度重视,并再一次证明“八阵图”的“威力”和“实用性”。

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八阵图”的阵法?

更关键的原因是无法精确估算对方的兵力,所以,通过不同阵法的训练,来达到有效瓦解对方的效果。而“八阵图”被后人持续研究,也正是在于它可以“一阵”应对不同阵法。可以说,这在实际战场上是一种“讨巧”的做法,既便于指挥官的指挥又免于临时变阵而引发阵型大乱,导致战事不利。

其实,在国内的影视剧中,也有对阵法的描述,如:《赤壁》,曹魏骑兵的锥形阵法及蜀汉的八阵。除此,在《荆轲刺秦》中,也上演了很多阵法,如:车兵的“钩行阵”,这种战车加步兵的进攻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很是常见。

然而,关于此阵法的最早记载,应见于《左传·桓公五年》,讲述的是“鱼丽阵法”,一个方阵由“五偏五方”构成。其中,一偏为一队,五偏为一军。而步兵则弥补战车的空隙,利用其疏散的队形有效发挥自身的作战能力。

我们现在看来,阵法在当时的作战之中,应该是处于“绝对”地位。

其实不然。

在古时,“谋略”应是排在军事作战中的首位,如我们如今所熟悉的两个词:战略和战术。在古时,古人更重视“战略”,这应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那时,动辄就是数10万的较量,所以,对于统帅而言,更讲究的是从更高的一个层次去审视一场战争,而不是真正崇尚以“武力”解决问题。

其实,古代西方也同样重视阵法,其中,就有著名的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龟甲阵。到了中世纪,还出现了骑兵楔形阵,可有效地突破对方的防守。底比斯城邦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就采用了“斜线”阵——左翼兵力多,右翼较少,击败了人数几乎是自己两倍的斯巴达人,采用的就是当时传统的布阵方式——一字排开。结果,底比斯在左翼迅速取得主动权,反过来打败了对方。

这就是利用了先突破关键点,找到弱点后再全线突破的战略,同理,数年后的腓特烈大帝也以此法,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然而,后人对阵法的认识大多来自小说,认为有了一个好阵法就可以“战无不胜”了。其实,没有训练有素的士兵及调度有方的统帅,阵法都是“空架子”。尤其是有了火器以及更高威力的杀伤性武器后,阵法只能“黯然失色”了。即使是让人神往的“八阵图”,也拦不住火力威猛的武器。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左传·桓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