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争在天下,君子之交无敌友,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2020-09-27 17:32:41 作者: 君子之争在天

孔子

孔子和晏子,想必大家都不会对这两个名字陌生。一个是周游列国的礼教君子,也是开创了帝王之术的儒家至圣;另一个是巧言善辩的治世能臣,其《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上述二位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政治家的代表人物,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想交锋。

据记载,孔、晏二人第一次相见是在公元前521年的齐王访鲁,届时的孔子虽才而立之年便已是鲁国重臣,而作为齐国丞相的晏子此时已经57岁了。

在这一次的齐鲁会晤中,齐景公还向孔子讨教了秦国强大的原因,而孔子"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的回答也获得了晏子的认可。

齐国贤臣晏子画像

齐鲁会晤一别之后,二人再见已经是五年之后了。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得不逃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在蛰伏了一段时间后,孔子开始与齐景公接触并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过,这一次晏婴却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孔子的这个回答晏子给出了"诙谐而不行规法;倨傲自顺,不行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行以为俗;游说借钱,不行以为国"的激烈驳斥,无情的断送了孔子在齐国的仕途。

晏子力谏齐景公

齐国一别,不欢而散,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则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齐鲁会盟上,不过这一次双方却剑拔弩张。盟会上,齐人希望劫持鲁定公来要挟鲁国,然而这一计划在孔子"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的义正言辞下破产了,甚至到最后由于在道义上有愧,齐景公还将曾经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就这样,身为大司寇的孔子在盟会上据理力争,而垂垂老矣的齐相晏子却一言不发,君子终见,早已物是人非。

齐鲁会盟,孔子怒斥齐王

那么,从之前所描述的三次相遇来看,孔子和晏子二人之间的关系貌似是在不断恶化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是,但也不是,君子之交无敌友,大道不同不为谋。在笔者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于一种不断深化的认知,二者在往复的交流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佩服对方,但同时也更加明白了他们本就不是一类人。

就如同虽然之前二人的关系似乎随着齐鲁两国交恶而变得愈发对立,但是在晏子去世后,孔子依然对其有着极高的评价和怀念。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对抗是有相互认可的基础,而他们的相互认可也愈发强化了这种对抗。

认可并批判,二者相互辩证的看待对方。相传晏子曾经冬季乘车渡河,途中他不忍看到老百姓们赤脚淌水受冻,便用自己的马车来载那些老百姓,第一年冬天这样做了第二年依然如此,于是晏子在齐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民间赞誉。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先是大加赞扬晏子的爱民,但随后画风一变开始批判起来。孔子认为晏子第一年这样做是爱民,但第二年这样做就是在愚弄大众,沽名钓誉了,与其是去用自己的马车作秀不如在冰河上修上一座桥,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孔子出行图

这样看来,孔、晏二人的分歧到底在哪呢?于小于大?还是于公于私?亦或者是修桥和载民冲突吗?准确来说都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其不同的阶级叙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孔子和晏子难道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吗?是的,他们俩确实同属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但是二者在其治理理念和政治倾向上却是有些许不同的,而其中截然相反的便是二者的阶级叙事。

春秋时期国君接待贤臣

君臣关系也是阶级叙事的体现。首先是孔子,熟悉他的人都明白儒学的根本就是"礼教",是不可忤逆的"君君臣臣";是不可跨越的"长幼有序";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入世大道"。为何后世帝王多尊儒术?

从根本上来说,孔子所提倡的礼教与秩序从出发点上就是基于统治阶级的。他口中的有序本质上是一个阶级壁垒极难跨越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就是贵贱有别的等级森严的蜂巢。

可以说,孔子的道是君臣的道,他希望的天下是一个由明君贤臣治理的天下,而他所博爱的百姓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群需要由领头羊约束带领的羊群。这就是为什么在齐鲁会盟中,孔子会怒斥"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并将无辜的侏儒戏子斩首,无论是惹事的齐景公还是反击的孔子,他们都表现出了对于阶级划分的敏感性,因为匹夫就是匹夫,诸侯就是诸侯。

孔子传授学术

说完孔子我们再来说晏子,那么,对于这位齐国三代贤臣来说,他的道又是怎么样的呢?相比于儒家的君臣礼教,晏子的理念更像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同时他的叙事手段也更加贴近生活,接地气。

与其他大儒名士的天下之言、宏观叙事不同,晏子的角度往往是以小见大。晏子使楚的时候,楚王百般刁难借机挑衅侮辱,但晏子巧用比喻:狗走狗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巧妙而直白的比喻回呛楚王。景公问政时,晏子则把把忧患比喻为鼠权势者比喻为狗,旁敲侧击的谏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