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能在乌台诗案中保命?除皇帝爱惜名声,王安石做法很重要

2020-08-01 11:10:19 作者: 苏轼为何能在

说起乌台诗案,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概念,这是北宋时期最有名的一场文字狱,而牵涉其中的主要人物便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宋朝文学家苏轼,在这次案件中,苏轼精神上受到极大冲击,更是差点失去生命,这件事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

朝廷党争厉害,苏轼被人陷害

自王安石开始变法,朝堂之上的党争就从未停止,随着变法的进行,神宗朝堂之上俨然已经有了庆历新政后期党争厉害的场面,原本在皇帝支持下强力推行变法一派渐渐落了下风,王安石于熙宁七年与九年两度罢相,王安石罢相之后,围绕变法的党争已然演变成一场政治斗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中一些内容极为不满,熙宁四年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后主动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然而,他在地方工作时常常表达对新法的一些不满,而这招来了革新派中一些人的记恨。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按照惯例,他向皇帝进了《湖州谢上表》,而这成了他被人陷害的开端。

在《湖州谢上表》中,苏轼发了牢骚,其中不仅涉及皇帝,更刺痛了革新派中激进之人。激进的革新派纷纷上书攻击陷害苏轼,说他包藏祸心,对皇帝不满,将皇帝骂作蛰伏的龙。

革新派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将神宗拖下水。当神宗看到苏轼将自己骂作“蛰龙”这首诗时,其实并没有生气,认为不过是诗人平时写作而已,与自己毫无关系。只可惜,那些人不死心,加之大臣会错神宗意,认为神宗让御史台抓苏轼就是要杀苏轼,针对苏轼的陷害更加增多。

苏轼被捕入狱,精神遭受极大折磨

苏轼面临突然变故,心中难以接受,在途中和狱中多次想要自杀,一想到自己如果自杀,必然牵连自己弟弟苏辙与他在朝中众多好友,慢慢打消了想要自杀的想法,然而,他也是随时准备好了自杀的东西,一旦自己被坐实死罪,断然不肯受辱,自杀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于是与长子约定,送饭时不能送鱼,送鱼则是表示既将有不测。

一次,苏轼长子有事,托人送饭,那人恰好送了鱼给苏轼,苏轼看到鱼之后大惊,于是开始给弟弟给朋友写诀别诗,希望狱卒能够帮他送出去。狱卒见到苏轼举动,就告诉苏轼自己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希望苏轼放宽心,苏轼仍旧惊恐,依旧要求他一定把书信带给弟弟,如果弟弟收不到信,自己会死不瞑目。苏轼次年曾回忆此事,诗中满含心酸:

群臣求情,苏轼逃过一劫

朝廷之上,群臣对苏轼深陷乌台诗案当中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革新派中激进之人纷纷想置苏轼与死地,其余革新派则趁机落井下石;有人不想涉及其中,害怕自己被牵连,避之唯恐不及;剩下的人纷纷出手搭救苏轼。

苏辙与苏轼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多次上书给宋神宗,表示希望用自己的官职来为哥哥减罪。

曾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的章惇出面为苏轼求情:昔日,仁宗皇帝看重苏轼,现在他被关起来,以后人们谈论起这件事,会认为皇帝是听信谗言的人。章惇的说法让神宗心中不安,他例来好名声,一听说会有损自己的名声,有意放过苏轼。

仁宗皇后曹太皇太后也出面为苏轼求情,以前苏轼、苏辙两兄弟考中进士的时候,仁宗说自己为后代得了两个宰相。苏轼现在入狱,明显是被人陷害。

王安石也曾出面为苏轼求情,这完全出乎革新派的意料,王安石虽然不喜欢苏轼,但是同为文人,他是欣赏苏轼的文笔,那时他虽已经罢相,远居金陵,然而他的话对神宗还是很管用,更何况戳中了神宗的内省: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句话可以说决定了苏轼的命运,神宗被王安石这句话说服了,

“以公(王安石)一言而决”

在大家的帮助下,苏轼得以出狱,乌台诗案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毕竟没有人因这次文字狱丧命:苏轼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驸马王诜削除一切官爵,王巩发配西南,苏辙,调任任筠州酒监,张方平、司马光等一众与苏轼关系密切纷纷被罚红铜。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仕途一路向下,文学成就则是不断向上。

参考资料:《宋史》,《苏轼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