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

2020-08-01 11:07:15 作者: 《长安十二时

《长安十二时辰》的创作者们努力将大唐盛世中的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我看来他们做到了,剧中不少的人物也和历史中的原型高度相似,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人物生平。

第一位是在剧中一出场就死于非命的的焦遂,可以说是“长安大V”了,在剧中,焦遂是何监的酒友,他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却以嗜酒而闻名,因而成为大V,可以腰悬金鱼袋,自由出入皇宫。

焦遂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等人为酒友,并称“饮中八仙”,后人也称他们为醉八仙。

杜甫有一首诗叫《饮中八仙歌》,称:“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说明焦遂不但善饮,还是很有见识的世外高人。

在剧中,焦遂善良仗义,在与何监喝过酒后,回家的路上,救了落水的曹破延,结果被其残忍杀害,何监听闻很是伤怀。

剧中焦遂的人物形象还是很符合历史原型的,其中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焦遂自报家门时,说:“长安焦遂”,当时那种豪迈和得意,颇有“长安大V”的风范。

第二位要介绍的是一个非常令人厌恶的人物——大理评事:元载。

他一开始只是个职位卑微的从八品小官,却极其奸诈圆滑。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将钻营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

但他的钻营也有几分励志的成分,他并不去学那些整天在右相门前排队求见的酸儒生,也不给右相送那些随时可能被丢弃的“干谒诗”,而是将自己每个月的俸禄给了右相府的丫鬟,打听右相的喜好以及行为习惯,他可以从这些细枝末节中推断朝中发生的大事,党争之间的暗流,并随时准备参与其中,搅动风云。

元载深知在官场上要出人头地关键不在于说了什么冠冕堂皇的话,写了什么华丽的诗,而在于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

当他听说右相最近喜爱李太白的《乌夜啼》时就猜测朝中有大事要发生。《乌夜啼》是一首“闺怨诗”,就连炙手可热的右相都听起了《乌夜啼》,足以说明朝堂要有大变局,而自己的机会很可能就要来了。

这位元载不仅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他还是唐朝中期的一位重臣,最终官至宰相。

剧中元载拼命追求大唐战神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其实历史上的元载却是娶到了王韫秀为正妻,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让大将军之女王韫秀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当时还是无官无职的这位穷书生。

元载意识到“软饭”并不好吃,决定去长安奔个前程。

全唐诗中收录元载的唯一一首诗就是他离家赴长安时所作的《别妻王韫秀》,“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而历史上的王韫秀虽以脾气暴躁闻名吗,却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见此情景,就算吃苦也要离开娘家,陪同元载一起“秦漂”,做有《同夫游秦》一诗,“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元载来到长安之后,于天宝元年科举中榜,随后凭借善于洞察人心、攀附权贵的本事一路扶摇直上,扳倒了两位位高权重的大太监,李辅国和鱼朝恩,其中李辅国还是曾经鼎力扶持过他的人。

从此,元载一跃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之位,就连后来屡立奇功的李泌都不再是他的对手,致使李泌被调离中央。直到元载死后,李泌才有回归权利中心。

然而自从元载当上宰相之后,屠龙勇士终于身上也长出了龙鳞,他逐渐展现了骄奢腐败、贪赃枉法的真面目,最终被抄家灭族。

第三位我们来说一说《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张小敬,很多人都认为张小敬是个完全虚构的角色,其实不然,在一本民间流传的小册子《安禄山事迹》中有如下一段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魏方进及两男,吐蕃同时遇害,见素为乱兵所伤,脑血涂地。”

也就是说,在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安禄山叛军接近京城,玄宗率众仓皇逃离长安,行至马嵬坡时,太子李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人密谋发动兵变,铲除奸相杨国忠。这一天,杨国忠在马嵬坡驿站外面碰到了几个吐蕃使者,正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忽然周围涌出大批士兵,纷纷高呼杨国忠与吐蕃勾结,杨国忠大惊失,正要开口痛斥,在队伍中冲出一位叫张小敬的骑士,先一箭把杨国忠射下马,然后割下他的脑袋,把尸体割的残缺不全。有了张小敬带头,士兵们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包围了驿站,并要求天子处死杨贵妃,玄宗迫于无奈,只得忍痛处死杨贵妃,诸军这才推开,这就是著名的“马嵬坡兵变”,可见张小敬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四位要介绍的是许鹤子,原型是许合子,唐玄宗时宫廷的一个歌姬,擅长高音,传说“既美且慧”。

一日玄宗在勤政务本楼欢宴,观者多达万人,喧哗不堪,玄宗不悦,高力士献策,让许合子出场,其歌声悠扬婉转,可谓“喉转一声,响传九陌”。歌罢,帝谓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

安史之乱后,许合子流落广陵,生活困苦,战后与养母回到长安,沦落风尘,晚景凄凉。

第五位,我们来说说本剧的双主角之一:李必,原型李泌,字长源,自幼居长安,七岁与张九龄称友,九岁与太子交,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谋臣、学者。

据《太平广记》记载,开元十三年,李泌入宫觐见,玄宗命其与张九龄二人以棋子方圆为对,宰相张九龄言:“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李泌从容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材,静如遂意。”大得玄宗赞赏。

天宝元年,隐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玄宗想起他少年早慧,便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从此参与君国大议,一生运筹帷幄,共辅佐过四朝君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