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百将出世,稍有野心的人都想在这乱世中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问鼎天下,刘备也是其中之一。
他刘备自认为是汉室之后,有责任有义务去匡扶汉室,先是从桃园结义中得到关羽张飞两大助力,但三人小势力终究还是太弱小,连十八路诸侯会议的大门都进不了,于是又开始求贤若渴的四处搜罗人才。
期间很重要的一点,他前去拜见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希望他能给自己推荐一些当世之才。对于仁义谦逊的刘皇叔水镜先生也特别欣赏,当时就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诸葛孔明,凤雏则是庞统。
刘备很相信水镜先生的说法,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终于将两个人才收揽到自己麾下。二人的确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凤雏庞统虽去世早,但诸葛亮的名头我们都懂。可蜀国最终还是走向灭亡,还是三国当中最先被歼灭的。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都已经得到卧龙凤雏,为什么刘皇叔还是失败了?因为此话还有后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刘巴字子初少而有才,为人清正廉洁,一开始在曹魏集团做事,后刘备占领桂阳、零陵一带,没办法北上复命的刘巴只能投靠刘璋,刘璋战败、诸葛亮劝服,刘备以礼相待并委以重任,思量再三后刘巴也同意加入蜀国阵营。
后刘备占领西川,军费不够难以运转,他询问刘巴是否有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刘巴立马给出自己的看法:只需要多铸造一些白银、降低物价,并且委派官吏管理市场,不出几个月便有钱做军用。这个方法只实施了几个月西川地区便稳定下来,对此诸葛亮也自叹不如。
当时蜀国的律法《蜀科》,还是诸葛亮跟刘巴一同定下的,由此可见这刘巴的才能。可以说他如果没有去世,蜀国内部发展肯定会更加蒸蒸日上。
法正,俗家人士,本姓法,特别擅长谋略,他先是在刘备围攻成都时主动请缨,劝说刘璋投降,不损一兵一卒,后来更是为刘备策划了整个汉中之战,让刘备能步步为营,蜀国也正是在他手上走向了巅峰时期。
因为出众的才能法正还被委以尚书令的重任,就连手下谋士万千的曹操也特别羡慕刘备能有这样的人才,连连感叹:''我收尽天下英才,怎么唯独漏了法正呢?''同时在刘备心中法正的地位比诸葛亮还重,甚至有段时间诸葛亮都是给法正打下手。
后来刘备打算讨伐东吴,诸葛亮根本劝不住,无奈感慨说如果法正还在世的话,一定能阻止主上东行,不至于威胁到蜀国的发展(''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只可惜这两个人才皆英年早逝,220年法正去世,222年刘巴逝世,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蜀国慢慢走向下坡路。
两人的离开对刘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经常自责,认为法正刘巴在世的时候他没有厚待两人,同时也为蜀国后面的发展感到担忧。在国家治理方面蜀汉一直处于劣势,比不上北方的曹操,甚至连孙权都还差一些,庞大的蜀国光靠诸葛亮一人根本没办法运作。
话说回来,刘备的运气的确不怎么好,一开始好不容易把庞统收到自己麾下,结果他却战死在落凤坡,虽然得到法正、子初两位贤才但都逝世很早,还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便离开了,这或许便是天意,注定刘皇叔没办法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