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有这么一个桥段。 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发现打出去的炮弹没有爆炸炸,便让士兵把发射药筒给拆开,结果弹筒中流出的竟是沙子,而非炸药。言外之意是军需官贪赃枉法,把弹筒里的火药拿出去卖掉,换上了沙土。
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肯定是偷工减料了,拿沙子当炸药,连以次充好都算不上。怪不得北洋水师打不过,有这样的炮弹,换谁都是输啊。所以,炮弹里装沙子,被许多人认为是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这笔账,自然也被算在了清政府头上,是因为他们腐败,贪污了炮弹钱,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失败。事实上,这种桥段并不符合实际。甲午战争时期的舰炮采取的大是弹、药分装式,是由弹头和丝绸包裹的发射药包两个独立的部分构成,所以不会出现拆弹壳这样的桥段。
当然了,北洋水师装备的炮弹中,确实存在一部分装了沙子的炮弹。但是甲午海战的失败,却并不是因为这些装沙子的炮弹。因为这些炮弹并不是电影里面描述的那种偷梁换柱的次品,而是北洋水师弹药库里面的正常装备。换句话讲,这些炮弹里面出现沙子是应该的。
致远号巡洋舰是一艘英国造的军舰,但是军舰上的两门210mm主炮却是德国产的。这个并不意外,毕竟咱们的 李鸿章大人,乃是克虏伯大炮的铁粉儿。这种克虏伯大炮的炮弹,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开花弹。大致结构就是铅质或者金属外壳,包裹着金属弹丸,弹丸内部则是装有炸药,由弹头装有的引信触发。这是一种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造成弹片开花,从而杀伤敌人的炮弹。
这种炮弹,杀伤力很大,杀伤范围也很广,是当时海军舰炮所常用的炮弹。但是,开花弹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穿透力有限,其在面对着被铁甲包裹的钢铁巨舰时,杀伤力有限。由于引信在顶端,炮弹刚命中目标以后引信就会工作,因此大多用于对付军舰无防护的部位或者是杀伤舰面上的人员。
所以,为了增强大炮的穿甲能力,军舰上往往还装备有专门对付装甲的穿甲弹。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依靠自身动能达到击穿敌方军舰装甲的效果。这种炮弹虽然爆炸威力小,但是对军舰的结构性打击是很大的,其打过去后可以破坏敌人的军舰结构,如果打在水线部分,就会造成进水,打在炮塔附近,就能破坏炮塔。
原本穿甲弹内部也会装有炸药,其会在穿透装甲后起爆,在敌舰内部造成杀伤。理论上来说,这种穿甲弹可以击穿日舰的装甲以后在舰体内爆炸,破坏力要大于榴弹,是海战的第一首选。但是这种技术并不成熟,一般炮弹引信是安装在炮弹头上的碰撞引信,击中目标后,引信碰撞引发,从而引爆弹头内的火药。但是穿甲弹因为要穿甲,必须保持弹头的头部尖锐和牢固,不允许在弹头上钻孔装引信。于是只能,依靠击中目标时弹头内的火药自行摩擦而燃烧起爆。
炮弹发射以后,弹体空腔内装填的较松散的黑火药因为惯性会被压缩到底部。当炮弹命中目标时,速度会突然减慢,此时被压缩在底部的黑火药会因为惯性快速撞击空腔的前部。在这一过程中,黑火药可能会摩擦燃烧,然后就会被引爆。
这种引爆方式非常不可靠,有时候打出去根本就不会炸。尽管采取了增加空腔内部粗糙程度等措施,还是不能保证每次黑火药都会被引燃,炮弹的瞎火率很高,很有几分佛系。
此外,随着装甲的加厚,以及诸如渗碳钢装甲的问世,导致军舰装甲的其坚固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穿甲弹在接触到装甲的时候,其内部装填的炸药会因巨大的应力冲击而提前爆炸。最终其效果和开花弹,没有多大区别。后来,为了降低成本,也防止炸药提前起爆导致弹体解体,设计人员干脆就不装炸药了,直接靠弹体本身去凿。如果在吃水线以下凿出几个窟窿来,这船估计也就没了。当然,这种炮弹的杀伤力也非常感人,除非正好在飞行过程中砸到什么要害部位,否则对敌舰的破坏很有限。
而这种单纯的无物理撞击是需要质量的,因为弹体质量如果不够、那么动能也就不够,无法达成击穿敌舰装甲的效果。所以,在卸去火药之后,穿甲弹的内部会装填砂石作为填充物,以维持弹体的动能。
这种炮弹被称为填砂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北洋水师装备的有沙子的炮弹。事实上,填砂弹在当时已经成为各国海军的标配,不仅仅是北洋水师,日本的海军也有。
所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装填沙子的炮弹确实存在,不过这是制式装备,不是伪劣产品。而所谓的“炮弹里填沙子”,也不是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更不是 清朝贪污腐败的证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言,乃是当时李鸿章的政敌们,为了攻击李鸿章,抨击北洋水师弄虚作假、武备废弛,找出的理由。而对于“炮弹里填沙子”,大部分人都是外行,不了解内情,自然是义愤填膺,并口口相传,最终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