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两首诗,写出中秋节的寂寞

2020-09-29 21:34:11 作者: 杜甫的两首诗

大诗人杜甫曾经评价李白,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自己也何尝不是如此。他写了那么多的诗歌,可以说是千古流传,但是他当时又享受了什么待遇呢?还不是颠沛流离,寂寞凄苦。

即使是中秋节,杜甫也还在流浪转徙,劳苦奔波,一刻也得不到安宁。唐代宗大历二年即767年,杜甫寓住夔州,正好是中秋节,想起京城长安,想起失散的家人,于是写下了五律两首。

《八月十五日夜两首·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首诗首联写月色。中秋之夜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所以说是满月。一轮满月在万里碧空上缓缓流过,犹如明镜一样清澈透亮。银辉洒在大地上,看去就像玉宇一般。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时候月宫里砍伐桂花的吴刚想起了人间,他思乡情切,竟折断了砍刀。杜甫也同样想念失散的兄弟,他用吴刚的典故衬托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

颔联写身世。杜甫形象地把自己比喻成是“转蓬”,就像断了根的蓬草一样随风飘荡,于今竟然来到了离家如此遥远的夔州,举目无亲,真应了那个人生地不熟的俗语。

“攀桂”是不可能了。古人把科举高中进入仕途叫做蟾宫折桂,杜甫不被唐肃宗、唐代宗所用,投靠成都严武的希望又落空了,所以已经对朝廷不再抱有什么希望。

颈联是写中秋之夜的冷清。这里没有了往日城市的喧闹,下面是奔腾的巫峡,月光洒在江水上面,就像霜雪;上面是连绵的群山,山林里的鸟雀唧唧喳喳,此时他只有和它们为伴。

尾联再写中秋明月,回扣主题。杜甫抬头仰望,月色皎洁,月宫清晰可辨。甚至连捣药的兔子身上长出来的秋毛都数得清楚。有一个成语叫做明察秋毫,秋毫就是指鸟兽在秋天换季时长出的细毛。

《八月十五日夜两首·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沉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这是中秋诗的第二首,此时已是下半夜,月亮慢慢地西沉进巫峡,但还没有完全下去,它的余晖还照耀在白帝城楼上。首联的主语没有出现,当然是说的月亮。

颔联写鱼复浦因为明月向巫峡坠落而显得昏暗,城楼也是一边清晰一边模糊。诗中的浦指鱼复浦,是奉节东南的沙洲,诸葛亮曾经在此布置八阵图。轮仄指月轮。

杜甫是非常崇拜诸葛亮的,他大约有二十多首诗写到诸葛亮。这里也是借写鱼复浦隐约地表达心中崇拜的英雄,这不得不使人联想到他的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颈联、尾联进一步写月落,写月落下面的士兵和军营,间接写出战争带给国家和人民的创伤。诗中“残魄”指残月,即快要坠落的月亮,“焦斗”指军中用作做饭和打更报时的金属器皿。

在焦斗声里迎来黎明,蟾蜍西倾变成残魄,最后被太阳代替,一天二十四小时将士们都在张弓搭箭,严密操练和布防,可见唐朝当时政局的动荡和战争的频繁。事实上,这时吐蕃已经在侵犯灵州。

杜甫向来有家国情怀,他的诗被后人称为史诗。他在晚年漂泊到荆湘一带时,一身病痛,朝廷和亲戚朋友都杳无音信,他还要登上岳阳楼朝北张望,想到北边战火纷飞,他感到痛惜,泪湿衣襟。

唐朝诗人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的时候,往往都拿汉朝来说事。而杜甫这首诗不是这样,他说“不独汉家营”,可见是直接指的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时期的社会现实。

杜甫的这两首诗看似在写中秋,实际上是通过写月色,写夔州,写高度戒备的军营,表达的是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在异乡漂泊,他的这个中秋节是过得孤独寂寞、清冷凄苦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